br>  万丹溪:源出自内山。西汇为葫芦肚,迳城头坑,会猫罗,入于大肚溪。
  万斗六溪:发源于内山,迳火焰(山名),合大肚,入于海。
  猫雾拺溪:发源于内山。由岸里(社名)迳北庄(社名),南至学田(庄名),出新庄仔(庄名),合大肚,入于海。
  大甲溪:发源于沙里兴(社名)。由大茅埔(庄名)、东热角(庄名)、朴仔篱山脚,过岸里社后,西折红圳头(庄名),南分为寓鳌头圳,西南至高密(庄名),入于海。
  蛤蒲溪:源分大甲,西至高密庄北,入于海。
  港
  番仔挖港:在县治西南四十余里。北之大肚、鹿港溪,南之大突、二林溪诸水,俱汇此入海。
  五义港:海■〈氵义〉,在沙辘庄北。
  水里港:海■〈氵义〉,在大肚溪北。
  草港:海■〈氵义〉,在鹿仔港北。
  涂墼窟港:海■〈氵义〉,在大肚溪尾。
  海丰港:海■〈氵义〉。
  井
  古月井:在东门外八卦山麓。前系居民李氏园中,忽涌甘泉,人争汲焉。邑令胡公捐俸购之为井(古月即胡字也。有碑记及诗,刻城隍庙壁)。
  番仔井:在东门外里许。泉清而甘。以在番仔井山下故名(或曰山因井而得名,非井以山名也)。
  红毛井:在东门外半里许。泉有数穴,味亦清甘,但吝于出。汲者每环井以俟其出。故老相传:以为红夷故井云。
  龙目井:在邑治北十七里。其泉涌起数尺,如喷玉花。山下田数百亩,皆资此泉灌溉。色清味甘,里人多汲焉。旁有两石,状若龙目,故名。
  国姓井:在邑治东北六七里柴坑仔庄后。其水清澄,视之深仅尺许,白沙明净。里人以绳缚石坠之,则深靡所底,绳尽少顷,石自涌出。以足探之没胫,则似有从中挽下者。故老相传:昔有两牛相触,一牛误陷井中,俄顷沉没,终无浮出。
  柴头井:在县治南二十四里。泉清而洁,可造红曲。近庄曲窑十余,皆资此泉制造(枋桥头街天后宫内有碑纪其事)。
  潭
  水里社潭:一名日月潭,在水沙连内。潭中水色,两边不同;中突一屿,曰珠仔山。潭长八、九里,阔三、四里,深二十余丈。潭底有大茄苳树一株,水清可见。故老相传:雍正间,巡道吴冒祚讨生番骨宗,屡围莫获,吴乃相地势,砍茄苳,骨宗始就擒。或曰:骨宗即茄苳树精。「诸志」称此潭为海外别一洞天,有:「沙连浮屿」说及诗,见艺文。
  月眉潭:在县北十里和美线庄畔,形似月眉。水色澄鲜,印以皎月,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秋景尤佳,故为邑治八景之一:「眉潭秋月」是也。今潭水久涸,已填为埔矣。
  水涟潭:方广三丈余,形若井,崇山环列。天将风雨,则水涨发声如潮,番民以占阴晴。
  鬼面潭:在半线社东山内,水泉停瀦为潭。夏、秋则溢,春、冬则涸(或云鬼面即
  水涟,音相近而误也)。
  大窟潭:在火焰山半壁。水只微出,大旱不涸,潭底龟鱼甚多,相传内有文龟。
  石螺潭:源从乌溪流入,形如石螺,故名。
  马鸣潭:在猫雾拺内,详见水利。
  泉
  半壁泉:在内木栅庄畔。峭壁削立几十丈,其泉从半壁飞下,恍如瀑布一样。泉清味甘,里人多汲焉。余泉灌田数千亩。
  寓鳌头泉:在寓鳌头山下。泉从石隙流出,清甘绝伦,里人多汲焉。山下田数千亩,皆藉灌溉,大旱不涸。
  出水庄泉:在大武郡保出水庄后坑内流出,清洁可爱,里人多汲焉。余泉灌田数千亩。每泉大涌,则时事有变。泉若骤枯,则榖价高昂,历验不爽。
  形胜
  邑治居全台之中,山川秀丽,广袤蜿蜓,内控十三保半之民番,外扼一百余里之要领。揖鲸海而枕狮山,东西壮其流峙;左鳌头而右虎尾,南北扃乎户庭。山以珠而着,潭以宝而传。水沙浮屿,辟异境而拟瀛洲;蒲里开洋,垦平畴而分绣壤。足征气象之峥嵘,标土田之沃衍已。乃若烟火万家,鹿水为财帛之聚;飞泉半壁,乌溪擅邱壑之奇。碧山曙色,恍图画之天开;清水春光,疑净罗之入梦。洵为海外雄图矣。
  邑中八景:丰亭坐月、定寨望洋、虎岩听竹、龙井观泉、碧山曙色、清水春光、珠潭浮屿、鹿港飞帆。
  丰亭,县署后丰乐亭也。前嘉庆三年,邑令胡应魁,以邑之主山名八卦山,乃于署后建太极亭,取太极生两仪、四象生八卦之义。亭为重楼,上有护栏,复道相通,可以眺远;户牖轩豁,具有雅致。十六年,邑令杨桂森重修,改太极亭为丰乐亭。是年三月,榖价高腾,四月,早禾大熟,乃改是亭以志喜。即年丰民乐之意也。
  定寨,定军山上砖寨也。定军山即八卦山,雍正间,巡道倪象恺平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之乱,乃建亭山上,名山曰定军,名亭曰镇番,纪武功也。乾隆六十年三月,陈周全滋扰,亭毁于火,遗址无存。嘉庆十六年,邑令杨桂森倡建县城。又于定军山上造砖寨,曰定寨。门楼高敞,登临一望,远瞩全邑之形胜,近瞰一城之人烟,甚壮观也。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