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台属焉。古蒲台,在县北四十里,秦始皇筑之,以望海、祀蓬莱宫,乃于台上萦蒲系马,蒲生盘如马之状。在县北二十五里。此台割入渤海县界,县因此台以为名。黄河,西南去县七十里。大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呼为鬬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淀相荡,故名,今淀上有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没,百姓于其下煮盐。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五

河北道十四
沧州
沧州。景城郡,今理清河县。《禹贡》冀州、兖州二州之域,《禹贡》曰:“济、河惟兖州,九河既导。”孔注云:“河水分为九道,在此州界。”虞舜及周为幽州之域,春秋时属齐、晋。七国时燕、齐二国之境,又为燕、赵、齐三国之域。秦并天下,以齐地置齐郡,以赵地置巨鹿郡,燕置上谷郡,为三郡之地。汉高帝五年,又分三郡之地,置渤海郡,理浮阳。后汉移理南皮,曹魏不改。晋武帝泰始元年,封安平王孚子辅为渤海王。宋文帝元嘉中,改置乐陵郡。孝武以其地广分其地,又置渤海郡。后魏初改渤海郡为沧水郡,太安四年郡移理今东光县城。寻又省,复为渤海郡。至熙平二年分瀛州、冀州,置沧州,取沧海为名,领浮阳、乐陵、安德三郡,理饶安,即今饶安县东千童故城是也。其浮阳郡理今浮阳县。高齐及后周渤海郡犹理东光,浮阳郡犹理浮阳。隋初三郡皆废为县,以元渤海所领县属冀州,以浮阳所领县属沧州,又以废乐陵郡之属县并属沧州。十六年,于长芦县置景州,于阳信县置棣州。大业二年废景、棣二州,以二州元属县属沧州,仍自饶安移州理于阳信县。三年,罢州为渤海郡,仍理阳信。十二年,为贼所逼,郡因徙理清池。唐武德元年改为沧州,领清池、饶安、无棣三县,治清池;其年,移治饶安;四年,窦建德分饶安,置鬲津县;五年,以清池属东盐州;六年,以观州胡苏县来属,州仍徙治之;其年,又省棣州,以滳河、厌次、阳信、乐陵四县来属。贞观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废景州之长芦、南皮、鲁城三县、废东盐州之盐山、清池二县并来属;又以滳河、厌次二县属德州;以胡苏属观州,仍移州治于清池。又省鬲津入乐陵;省无棣县入阳信。八年,复置无棣县;十七年,以废观州之弓高、东光、胡苏来属;割阳信,属棣州。天寳元年,改为景城郡;干元元年,复为沧州,旧为横海军节度;唐末改为义昌军。梁干化二年,改为顺化军。后唐复为横海军。皇朝因之。
元领县七:清池。饶安。盐山。乐陵。南皮。景州割到。无棣。临津。景州割到。
二县废:长芦。并入清池。干符。并入清池。
州境:东西三百六十二里。南北三百一十二里。
四至八到:西南至东京一千二百里。西南至西京一千三百六十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二百二十里。东至大海一百八十里。正南微西至德州二百四十里。正西微北至瀛州二百里。北至干宁军九十里。北至幽州五百七十五里。东南至棣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冀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冀州二百六十里。东北至海口二百五十里。又至平州五百里。
戸:唐开元戸:十二万四千二十四。皇朝戸:主二万二千三百七十五,客二万七千三百一十五。
风俗:沧州,古渤海之地,属赵分居多。《汉书》云:“渤海,赵之分野,赵地薄人众,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冡,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十三州志》云:“渤海风俗鸷戾、高尚气力,轻为奸凶。”
人物:茅焦。齐人说秦始皇迎母。隽不疑。字曼倩。鲍宣。字子都,高城人。王修。字叔治,南皮人,藏书数百卷。石苞。字仲容,南皮人,官大司马,封乐陵郡公。石崇。字季伦,苞子。刁协。字景纯,沧州人,尚书左仆射。刁雍。唐袁恕已。沧州东光县人,诛张易之,封为南阳郡王。贾耽。南皮人,拜相,着《贞元十道録》。
土产:盐。绵。绢。五色柳箱。绫。莞席。水葱布。细文苇簟。糖蠏。鳢鮬。兔毫。牡蛎。蜃蛤。

清池县。旧三十乡,今十三乡。本汉浮阳县,属渤海郡,以在浮水之阳。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清池县,因县东南仵清池为名。浮水,源自东光县西界,永济渠分出,东北流经州理南十里,又北经州城东一里,又东北入于海。故《土地十三州志》云:“浮水所出,东入海。”徒骇河,九河之一,与清池相接。永济河,在县西三十里,自南皮县来,入干宁军,今亦呼为御河。迎河,在县西南二十三里,从南皮来,《舆地志》云:“南皮北有迎河,分漳河,入浮水。”毛河,在县西南五十七里,从南皮来,《舆地志》云:“毛河,漳水各分,从毛州来,又呼为棣河。”仵清池,在县东南十九里,其水澄味咸,未尝枯涸,《舆地志》云:“浮阳城南有大运淀。”魏延兴二年,水溢,注破仵清村,因以为池,池内时有鲻鱼,言与海濳通。沧州旧城,唐贞元十三年,増筑外城,东南隅先有古墓,高二丈,人莫知名,因掘得铭,铭记云,是六国时赵武灵王墓,遂置祠祭。刘炫碑,后周人居此,炫博通经史,后学之人为立碑,见存。废长芦县,州西北四十四里,本汉参戸县,今县西北四十六里有参戸故城是,后汉省,俗亦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