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产特多,焙制尚未得法,能避暑消瘴(「噶玛兰厅志」)。产大坪山、天屯山、南港仔山及深坑仔内山最盛(「淡水厅志」。谨案:「诸罗志」谓:北路无种茶者,乃昔时为然;近则北路一带群山,多种茶为业。运售外洋,岁值钜万;亦台产一大宗也。淡水以乌龙茶为最,不在武彝、松萝之下。「武夷山志」云:采摘以清明后榖雨前为头春,立夏后为二春,夏至后为三春。头春香浓味厚,二春无香味薄,三春颇香而味薄。种处宜日、宜风,而畏多;风日多则茶不嫩。采时宜晴不宜雨;雨则香味减。台地采茶气候与此略同。然亦须焙得宜,乃能香味两绝也。详见「杂税门」)。
  炭,以九荆木者为佳,实坚难烬,杂木次之,色白如雪,内地宝此,以热博山之炉(「诸罗县志」)。内地掘窑砍木烧之(「彰化县志」)。以石楠木为佳(「噶玛兰厅志」)。
  煤炭,灰黑,气味如硝磺,可以代薪,焰甚烈,北方多用之。出鸡笼、八户门诸山。相传荷兰驻鸡笼时,炼铁器皆用此(「诸罗县志」)。凡内山深处皆有之(「凤山县志」)。出笼鸡头及拳山堡等处(「淡水厅志」。谨案:基隆山向有煤窑,禁闭已久;迨福州开设船政厂,民间私采者多。不可复禁。继以英国新修条约,以基隆煤务列入条款,如派员查勘深澳坑、深澳堵、八斗等处,无碍民居、田园、庐墓,乃复弛禁。近则煤坑日辟,采取皆用机器,其间商办、官商合办,迭有变更。详见「杂税门」)。
  盐,「周礼」:盐人,掌盐之政令。以供百事之盐,有煮、有晒;台止用晒法。诸罗无盐埕,资于台、凤;南社、崇爻所产无多,见「外纪」(「诸罗县志」)。濑口所出,色黑而粒大,腌物不至朽腐。「汉书」:牢盆煮盐,用钱为之。凤山只用晒法。(「凤山县志」。谨案:台南有濑南、濑北、濑东、笨北、洲南、洲北各盐场,足资民食。台北无之,转运于台南,时或脱节;则取给于漳、泉内地,谓之唐盐,详见「盐课门」)。
  灰,「异物志」:占贲灰,牡蛎也。不如内地之黏,涂壁久则灰落。亦用以煮糖,又与浮留、槟榔同食(「诸罗县志」)。蛎房壳,烧成用以涂墁(「台湾府志」)。有蛎壳灰石灰,鲁古石灰(「淡水厅志」)。澎鲜蛎房,杂取螺蚌之壳烧之(「湖澎厅志」)。
  红花,可染绦,府、诸二志所不载,近始有之(「凤山县志」)。
  吉贝,即棉花,种出内地。
  陶器,近始有之。
  硫磺,出淡水磺山(俱同上)。磺油亦名地油,产猫里、牛角山,由石壁中流出(「淡水厅志」。谨案:康熙间杭州郁永河着采硫日记,为台地采硫煎炼之始。厥后开禁靡常,迨光绪三年,又复弛禁,派员履勘台北、淡水所属之北投油坑、金包里等处。雇匠兴熬,并收买民间私磺,统归官厂;除官用外,亦准商人贩运。详见「杂税门」)。
  樟脑,「本草」:一名韶脑;初出韶州,状如龙脑,白色,樟脑膏脂也。其法以樟木切片,井水浸三日夜,入锅煮之;用柳木枝频搅。待汁减,柳上有白霜,滤去滓,倾汁入盆,经宿成块,仍以清水浸之,方不缩化;入药可通窍、除湿、杀虫(「噶玛兰厅志」。谨案:台产樟脑,由来久矣!始于外山,砍熬年久,伐木已尽。迨光绪十二年以后,经设局抚番,募勇防隘,复入内山砍伐樟木,筑灶煎熬。始而为官,按秤收买;继而改由商办,按灶抽收防官经费。近则脑灶增多,较往年为尤盛;然亦须生番安静,乃能日有起色。详见「杂税门」)。
  籸,花生、豆油之糟粕也;用以粪田,取杀虫而肥腻(「噶玛兰厅志」)。豆籸,「内自讼斋诗」注:花生可为油,其渣可粪田,曰油籸。籸音辛,俗读如枯(「澎湖厅志」)。
  鹻,用象齿、公牡等木烧成灰,和水滤去渣滓,熬炼成冻,可以资染(「淡水厅志」)。
  草席,编织坚致,价倍内地(「凤山县志」)。大甲番女取草织之,甚精致。一张价数十元,或一、二元不等,近汉人亦多效之者(「淡水厅志」)。
  鹿皮,春皮毛浅而薄,冬皮毛深而厚,为褥温而去湿(「台湾府志」)。又有鹿胎皮,杀牝鹿将乳者,毛片方鲜丽;计得一佳胎皮,杀鹿子母甚伙;非先王不■〈麛,耳代弓〉、不卵、不杀胎之意也(「凤山县志」)。白点赤纹相间(「噶玛兰厅志」)。
  豹皮,为裘为褥皆可用,价数十倍于鹿皮(「诸罗县志」)。
  麋皮,鹿之大者,俗呼为蒋皮,商人贩往外国(「台湾府志」)。
  獐皮,可作靴、袜、裤、泻、包袋等物(「凤山县志」)。毛黄黑色,去毛存鞹,宜于韡袜(「噶玛兰厅志」)。
  鱼翅,鲨翅为上(「凤山县志」)。
  鹿脯,生番切鲜鹿肉,下盐、压石、晒干成块,出以易物;然多襍以牛脯、猴肉;须细辨其纹(「噶玛兰厅志」)。
  麂腿,鹿之小者,腌如鹿脯之法(同上)。
  鹿肚,草鹿肚中所食之草,能治噎嗝(「彰化县志」)。
  棉布,近嘉祥等里庄多有(「凤山县志」)。棉布、苎布、麻布三种,俱不多产(「台湾府志」)。
  卓戈文,番所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