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本路转运司遍行约束晓示,所贵今后京师及本路官吏、军人皆得堪好衣赐,及元纳专副不至破家赔填。所有臣法外刺配颜章、颜益二人,亦乞重行朝典。贴黄:「勘会本州岛去年发和买夏税物帛,计一十四纲,今来只估剥到四纲,已及九千余贯。乞下左藏库,方见估剥数目浩大。」(此段当删,缘苏轼后来坐此致人言,不得略去也。法外刺配颜章、颜益,既自劾,当有回降指挥,合检附。)
  左谏议大夫梁焘言:「臣窃以置局领事,幸启多目,徒乱官守,而无益治体。今中书、门下外省编修条例,六曹、寺、监之事也;编修敕令,刑部之事也;城隍土木,工部之事也;考核吏额、吏禄,三省五房之事也。皆张官置吏,派别枝引,空日旷岁,附托气焰,漫无成功,曾不上体朝廷之聪明,下恤官司之所病,而又不本官制之法也。陛下纯法祖宗,政治执要,而臣下乃敢漫以枝蔓,多其条目,喜动者以纷更为意,姑息者以仍旧为务,上下回忌,违远至公,甚未副宸衷勤政求治之诚意。必欲事当其理,不若各委攸司,委任而责其效,则顾望牵制之弊自消矣。臣愚欲望圣慈特赐指挥,以前件六事尽罢所别置官吏,以见今行遣付之逐路结绝,不可阅月踰时,相次就工,既协省事之理,又得裁费之实,今日之政,不为小补。伏望特留宸念。」(焘集奏此在客人铺户带买官茶后。按:二十六日,罢带买指挥,因以此奏附八月末,其从违当考。)
  焘又尝言:「臣访闻诸路州、县,以役法利害申转运司,多至两月或一月余日,转运司或不依朝限了绝,州县待报,久滞圣恩,人情惶惑。陛下本为便民立法,博求至当,今朝廷以惠养百姓为事,而四方之民莫不知陛下至仁之美意,而讲议踰年,未降成法,四方但闻仁政之名,而未被其实,使郡县无法可守,百姓怀疑动摇,不称陛下发政施仁之本意。臣愚欲望出于宸断,罢议役法局,一切依嘉佑法施行。其间或有未便,以岁月随事刊改,庶早得郡、县守法,以安民心。政体至重,乞留圣意。」贴黄:「窃虑诸路监司未尽得廉平忠实之人,不知朝廷本意、大臣建明,惟以省事□民为先,而乃怀奸观望,附会欺罔,狃习故态,肆为邪说,欺罔朝廷。伏望面命执政大臣,协恭篃考中外臣僚前后奏章,敢有如此者,即乞重行责降,仍乞降旨先行戒谕。」(此奏不得其时,焘集在元佑三年前后,姑附四年八月末,更当考详。)
  诏洺州曲周、鸡泽依旧分为两县,从河北都转运司、提点刑狱奏请也。(编录册八月二日事。省曲周入鸡泽,在熙宁二年。)
  注  释
  【一】见有身自荫补人「见」原作「及」,据阁本及宋史卷一七○职官志改。
  【二】奉议郎「奉」原作「朝」,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三】陪戎校尉「陪」原作「涪」,据宋史卷四九二外国传改。按:宋史卷一六九职官志武散官条亦作陪戎校尉。
  【四】共约日委官随宜分画「共」原作「其」,据阁本、活字本改。
  【五】先具城寨河立界至「河」,疑当作「何」。
  【六】二事既不相须「二」原作「三」,据阁本改。
  【七】左司谏「谏」原作「监」,据阁本及本卷己未条、本书卷四三三元佑四年九月己丑条改。
  【八】都监「都」原作「郡」,据阁本改。
  【九】今虽□得客人「虽」原作「难」,据阁本改。
  【一○】和买夏税「买」原作「置」,据下文改。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三十三
卷四百三十三
  起讫时间 起哲宗元佑四年九月尽其月
  卷  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三十三
  帝  号 宋哲宗
  年  号 元佑四年(己巳,1089)
  全  文
  九月戊辰朔,右谏议大夫范祖禹言:「臣近论安焘不签书枢密院所记亲闻圣语,却收藏不出,不书于时政记,乞特遣使问焘取索,降付枢密院,并乞付实录院书于元丰八年实录。臣伏闻枢密院已于安焘处取到元记圣语,即未蒙降付史官。臣伏见吕公着奏,以王安石、吕惠卿有构造诬罔之言,辄修改舍人已行词头。韩忠彦奏,父琦有定策之功,而先朝箧赏至和中执政之臣,皆蒙降付实录院,依所奏施行。公着止是为人诬以语言,忠彦止是为其父功业不明,犹不能已,各有辨别,免使后世疑惑。伏乞陛下以社稷之计,宣谕执政,事体至重,实系久远,与公着、忠彦所论事理大小不同,若不书之史册,明示万世,则无所取信。臣伏惟陛下所以宣谕执政大臣,盖以中外具知本末。安焘备位枢密,新承德音,乃敢隐匿,不肯书载,此必包藏奸慝,别有所在。伏望圣慈深察,早赐降付实录院,并三省所闻圣语,亦乞指挥备录付院,一处相照实录编修。」
  祖禹又言:「实录院昨准吕大防关送到元丰八年春季门下省时政记节文:『二月二十九日,三省、枢密院诣内东门进牓子,入问皇帝圣体,面奏欲望早建东宫,又奏太皇太后权同听政。』臣窃谓三省、枢密院不应一时进言,必止是一人独奏。据时政记所言,有此未明,须得昨来圣语宣谕当时事实,三省、枢密院所记圣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