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卢文弨、严可均、张澍、顾櫰三、姚东升、徐友兰、陈汉章、王仁俊,俱有辑补,而张澍并为之注焉;则应书此篇虽亡,经后人之钩沉辑佚,庶几可复旧观矣。然诸家俱以四声为次,固非应氏之旧,虽失本真,此亦无可如何者,吾亦时且从众焉。至其自相抵牾之处,亦颇为之是正,夫岂故为薄古哉,亦将以之信今云耳。篇名旧引多歧出,今从苏颂所见,定为姓氏,盖汉人亦习称姓某氏云。)
  万类之中,惟人为贵。春秋左氏传:“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讥卫灭邢,论语贬昭公娶于吴,讳同姓也。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以号,唐、虞、夏、殷也;以谥,戴、武、宣,穆也;以爵,王、公、侯、伯也;以国,齐(一作“
曹”)、鲁、宋、卫也;以官,司马、司徒、司寇、司空、司城也;以字,伯、仲、叔、季也;以居,城、郭、园、池也;以事,巫、卜、陶、匠也;以职,三乌、五鹿、青牛、白马也。(北史高构传、姓纂二十三元、御览三六二、广韵五支、十虞、十二齐、六豪、十四清、十姥、一送、十九代、四十一漾、一屋、姓解一、三、古今姓氏书辨证五支、十二齐、通志氏族略、古今源流至论后七、困学纪闻二0、小学绀珠七、急就篇补注二、姓氏急就篇上、通鉴注一、五、二二九)
  器案:广韵十二齐、姓解三、古今源流至论后七俱引作风俗通氏姓篇序。春秋左氏传: “官有世功云云。”见隐公八年。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卫侯毁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灭同姓也。”又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同姓,盖吴女也。”论语述而篇:“陈司败问: ‘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齐、鲁、宋、卫四族,齐为之长。(姓解三)
  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姓解三)
  器案:广韵十阳引作:“风俗传:‘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
  东方氏,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位主东方,子孙因以为氏焉。(
姓纂一、通志氏族略、能改斋漫录五、辨误录下、类稿五七、路史后纪一、五、合璧事类续三0、通鉴注一七)平原厌次,汉太中大夫东方朔。(能改斋漫录五)
  东郭氏,东郭牙,齐大夫,咸阳,其后也。(史记平准书索隐)
  东陵氏,东陵侯邵平,子孙氏焉。(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二)
  东关氏,晋东关嬖五之后,汉有将军北亭侯东关义。(古今姓氏书辨证二)
  僮氏,汉有交址刺史僮尹。(广韵一东、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通鉴注六二、卮林四)
  铜鞮氏,晋铜鞮伯华之后。铜鞮,晋之别邑也。 (通志氏族略)
  中氏,汉有少府卿中京。(广韵一东、姓解一、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中行氏,穆子后。(路史后纪九下)
  中垒氏,刘向为中垒校尉,支孙以官为氏。(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二)
  冲氏,汉有博士冲和。(姓解一、古今姓氏书辨证一)
  终古氏,桀内史终古,后氏焉。(姓纂一、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二)
  器案:吕氏春秋先识篇:“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 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淮南泛论篇:“
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桀乃亡。”此应氏所本,通志讹为“纣内史”,钱大昕以下诸家悉据之,而不知是正,所谓以讹传讹也。
  钟离氏,钟离,子国,在九江,盖其后徙于此,吴灭之。(路史国名纪二)
  嵩氏,汉有嵩极玄子。(古今姓氏书辨证一)
  弓氏,鲁大夫叔弓之后,汉有光禄勋弓祉。(姓解二、卮林四)
  熊氏,黄帝有熊氏之后也。(姓解二)
  公旗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二引姓源韵谱)
  公文氏,卫有公文要。(姓解三)
  公叔氏,卫大夫公叔文子。(姓解三)
  公乘氏,鲁有公乘子皮,见列女传。(晋书音义六、姓源韵谱)
  公宾氏,鲁大夫公宾庚之后。(后汉书刘玄传注、姓氏急就篇下、通鉴注汉纪三一)
  公族氏,晋成公立嫡子为公族大夫,韩无忌号公族穆子,见左氏传。(后汉书党锢传注、姓氏急就篇下)
  公玉氏,齐湣王臣有公玉冉,其后也。(史记封禅书索隐、武纪索隐)
  器案:吕氏春秋审己篇、正名篇、过理篇及新序杂事五,俱作公玉丹,此作“冉”,疑误。战国策燕策上作公玉曰,“曰”亦是误字。
  功氏,晋大司功景子之后,晋有功景。(姓解一、古今姓氏书辨证一、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