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两国之事前次尚战、和未定,若于此处卖船与中国,于日本未免有违和谊耳。

  十月初六日(公历十一月十四日——即礼拜六)

  抚恤东人银已给

  中国家所议给东洋抚恤银十万两,昨悉哦钦使到沪时,曾带有驻京之英总税务司赫君信一函面交与苏松太道沈观察照纳。其函中大意,盖谓此款抚恤银十万两,希即由上海之海关税饷内拨付云云。是以初三日,即由丽如银行向官银号如数兑收去矣。大都哦钦使尚欲赴台办理撤兵事宜,急切未能回国;故特转托丽如银行先为汇去耳。第前据各西报俱称:此抚恤银已由京师当时面交,其余之四十万两俟撤兵后再行照付。兹顾由上海官银号拨提,岂东使在京时尚未领到欤!

  十月初八日(公历十一月十六日——即礼拜一)

  福建消息

  福建西字日报陈曰:因台湾之事,福建厘金皆已开办增收,商贾被困已极矣。又论之曰:各处厘捐,早已极重;今又增之,则商贾势必裹足,市廛势必减色。核其所实收之数,恐将至反为减少矣。该报又论及中华军事,谓曰:中军之不及者,在乎管带各员是也。大凡提、镇大员之掌握兵权者,每在功成名就之后,辄借口于雅歌投壶、轻裘缓带以为名将风流;则行伍中锋锐之气,安望其激奋乎!又云:于前月二十四日阅满、蒙古驻防旗下诸兵士,新报讥其用弓箭之旧法谓曰:观其驰骋之猛勇、举动之灵捷,弯弓发箭,景象如画;实令人心竦神惊,毛竖骨战。盖比之戏园内武剧,则毫无相让云。现在官宪有延请英国水师员名「对□」者指教水师事宜,将冀犀军咸成劲旅云。又相传督、抚宪已经向福建西国银行借就银二百万圆,以备军实。

  十月初九日(公历十一月十七日——即礼拜二)

  中东条约略述

  中、东议和一事,其在京师所立之条约,外间俱未见及;故本馆未经叙入前报。昨风传得此约内共有三款:一、生番所居之地实系中国管辖,一切当由中国作主。一、日人现涉番地,亦为代惩生番起见,并非无故兴戎。一、中国现给日人银五十万两,其十万为抚恤琉球被害人之家属;其余四十万两,因日人在台已搭构营房、开辟道路,故聊以补偿其费云云。顾此皆传述之辞,不过大意耳;其详细,容俟续录。

  东洋电音

  传得昨日日本所来之电报谓:东朝既闻大局和定,甚为□庆。既以哦古坡之办事为能,又深感英钦差威公从中调停以克成厥美事云。观此信息,则一如本馆所常述者也。盖日人心内,原未尝欲与我国交兵,已良有惩乎其先谋之左者;故其所求者,惟欲存全其国体而已矣。至其广行准备军务诸事者,盖恐或终不能得存国体,欲为之退步耳。意谓与其取辱于天下,则宁决一战为设难中朝之上计也。观其实心奋备之行,以知非我国稍予之退路,则战祸必终出矣。而我国能从权以稍存其体面,俾免两国之大祸;故虽或有非之者,而吾则未之然也。又据「字林西报」陈曰:日人撤兵之期,业已在即;大约于英十二月二十日——即华十一月十二日而可一概退去焉。

  译「字林西报」论中东和议事

  「字林西报」论中、东和议之举谓:日本于此役,可谓不损国体而兼可为荣也。盖得银虽些须,而其得意之事则有二也:一则中国认明日本之兴师,本于理不相悖逆也;一则琉球难民被戮,而中国终已抚恤其事也。而日人所最为欣喜者,则在于第一端而已。至于中国,于此役祗可谓以微项幸免战祸,并可以后显明台湾全岛为己属地两事而已矣。又论曰:中国于此事,其费项不啻数百万金矣。然能实建功效、不负帑项之消耗者,亦甚为浅鲜矣。既竭其力、尽其心,始得调拨未练不精之兵数千往台而已。若所办买之军械,类皆属不济于事者;大约百分之内,不过有一分已归入于军用也。所尤奇者,闻中人之买兵器,有买数枚者、有买百枚者;其内实似乎非尽以资国家之用,殆似有欲乘国家之外难而心怀别图,故如此以办者。不然,则又似乎有「买少而后望支多」之弊窦也。总之,观于此役,则可见中国虚内饰外之近状焉;并可以知中国振兴之机,非将国政一新,则终未见其大有成矣。以今日比之从前十余年间,则仕途诸弊尤倍甚于彼。时中国既遍设厘卡,则民生受困殆极,而贪官污吏之数又增倍于其间;则富强之道果安在乎!中国诚必有自大、自强之一日,然非以现在之治法而可成富强之政也云云。

  「字林」之执论,大略如是。本馆以直言为苦药,姑译述之。其内虽有可纳者,其余似亦有执言之左袒者也。「字林」意谓日人所以称荣者,在于我国认明其初兴师往台与理相合之言也。不知我国本有自准日人自行惩办之语,而我国于相问之间,未尝以动兵而非之;乃既见其调用多兵、盘踞不去,情节可疑,乃先行诘问其实图,闻其仅欲惩责,则并不加非言。至于后来见其有实欲据土之谋,乃先示以须退兵焉。今认其初兴兵之非无因而仍使其撤师,而非其欲据土之举,是仍与先意相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