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劝谕。随处倡行。无论大小。皆可成就。总之得救一人。且救一人之命。多设一局。即可救无数之命。所系良非浅鲜。如以立法尚有未善。则因地制宜。参酌而变通之。尤有望于同心之士矣。
  予曾询一异乡友。有溺女之风否。友曰。吾地素无此风。予亦甚叹其风俗之厚。后数月。复遇此友。则动色相告曰。有是哉。子前日之言也。幸子为我提醒。不然。予尚梦梦。坐失善缘矣。因详叩之。则此友归后。偶问一收生妇。始知溺女之俗。其地亦正不少。遂于里中集众苦劝。并设法保护。兼申禁约。因而得生者已五六婴矣。可见此风所在多有。特未尝留心察访。故不免交臂失之耳。士子闭户读书。方自诩关怀民物。孰知门以外竟日有无数婴孩呼号待命哉。【凡不问户外事者、谓不问一切非分事耳、若救人性命一事、则户外何可不问。切勿泥定此语把极好积德机会错过也、】
  溺女之俗。既多在乡间。则居城善士。在城亦无可设施。凡有心愿救人性命者。即可推此法于乡间。访问某地有此恶俗。即为说法救护。能保全一方。关系正非浅鲜。若疑三阻四。畏难不行。自为计则得矣。而白发无情。催人易老。良缘错过。后悔已迟。古人所以深有慨乎时不再来也。愿与有志之士急起图之。
  又溺女之报。不胜枚举。宜多刻报应图画。以警愚蒙。【下药堕胎往往毙命可附刊画图劝世】 至于闺房暧昧。势难留养者。则宜徧嘱收生妇。如遇此等事。倘能暗地抱送。另给赏钱四五百文。则暗中之保全者当不少也。
  人命关天。天心好生。故救人为大。夫谋死一人。世上既难免阳诛。暗中更必遭阴殛。盖怨毒之气结而为戾。循环报复。祸有由阶反是以观。则救活一人。或数十人。或数百人。当何如食报也。大小虽分。性命则一。善缘自结。切勿因循。
  溺女之风。久成习惯。虽有煌煌告示以禁之。种种篇章以劝之。而蚩蚩之氓。既不识字。复不明理。即诫之深而言之切。何能家喻户晓。执涂人而告之。惟有将古今溺女救溺。彰彰报应编成俚语。明白晓畅。或说因果。或唱道情。于乡村市镇。各处宣扬。善可以感发。恶可以惩创。则愚夫愚妇听之。无不相悦以解。而相沿之积习。即可渐移而默化。能教江湖朦叟。习成此等歌词。既可餬口。又堪醒世。一举两得。功莫大焉。
  保婴会局。设于锡邑北门外青城乡莲蓉道院。自道光二十三年集众捐赀。立局举行。数年来全活颇多。二十里内溺女之风亦渐稀少。此其效之可凭可信者。现在江邑青旸等镇。及本邑陡门秦巷均有善士仿照倡行。具见善有同心。渐推渐广。惟此风吾省各州县比比皆是。所望信善君子。互相传劝。俾各处闻风兴起。于以挽恶俗而全生命。此则私心所祷祀而求者矣。人命所关。言之心恻。敢赘数言。用告同志。梁溪同人谨识

  △附救溺婴新法(见湖南桂阳州邓锡范先生种子集中)

  人生幸际太平。幸值温饱。便须孳孳为善。多贻后人之福。纵有衣食以丰之。非为善则恐福田之不广。纵有诗书以训之。非为善则恐丹桂之无根。但一切方便阴功。谁曰非善要不如救命之真一切戒杀放生。谁曰非真要不如救人之大特是救人一事。有费数千金未见确救一命者。惟有戒溺婴女之法。能拯一人即实在救活一命自古朝廷设法。神圣降笔。或分建养堂。或公雇乳母法非不善。人犹多迷。送养则阻于作践之浮言。自养则狃于赔钱之过虑。即在仗义行善之人。亦虑事体重大。谋始图终之难。是以另立出帖买命之法。帖出而愿行。帖收而愿止同心者众。固可大其规模。协力者少。不妨约其限制。可以两人共行。可以一人独举。一里数里。画疆可守。一月数月。计时可为。至于仁人而在高位。贤者而拥厚赀。更可曲畅引伸。广施仁术又况人之好善。谁不如我。此地为之。彼地岂无为者。今日为之。后日岂无为者使人人有此立愿法则家家有一育婴堂矣
  能立局以图永久、自是更好、如不能立局。则从此做起。亦属急救妙法、
  数人共救劝帖式 某等特出具劝帖。敬告本境上自某处起。下某处止。左右某处为界。界内有贫家生女无力抚养者。烦本人于三朝内。亲报帖内有名之人。俟其访看的实。助钱若干。【一千以上各随其力】 满月至三月。又助钱若干。【如初助之数】 三月之外。自养抱养。听其自便。凡来报者以此帖存否为据。帖收愿止。倘报者界限情事。不与帖载相合。不能妄助分文。此白。具劝帖某地某名氏并年月日期。
  一人独救劝帖式 某地某人立愿助救婴命若干。【一命亦可】 凡本境相识之中。有不肯洗养女孩儿者。烦近邻仁人君子。代为劝阻。即曰来舍告明。情事的实。至满十日助钱一千。二月后再助钱一千此后自养抱养听其自便。但力微不能徧及。权自本境某处起至某处止。至满愿之日。收帖不行。凡来告者。如与此帖不合。一文不敢妄助。此白。具劝帖人某地某姓氏并年月日期。【或写总共助钱三千、分作半年、逐月支取、便可保全、此中多少不妨随酌】
  一更有谨默之人。心立善愿。又不欲出帖扬名。并畏难于查访者不妨嘱托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