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述古、怀旧、怡兴、放足、嬉笑、怒骂,无不留心,记忆最悉。

  丙戌(一六四六),先生四十六岁。

  在越,得会稽高朗初及门,以文为贽,题为「事君能致其身」,取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语为题破,同学窃笑之。先生曰:『毋然!此言其志也』。春,小亹吾捷(「鲁春秋」:监军左尹以兵救赭山,大捷,追奔数十里,多斩获。赭山为小亹对渡,义兴兵越江南而守被残。左尹曰:「不守赭山,是揖敌门庭也」。亲往督阵。副将朱之彪先登)。六月上旬,江上内变,鲁航海(「鲁春秋」:监国奔台州,次富平将军张名振石浦)。高朗具公服,诣浦江自沉以见志(高朗字克扬,会稽诸生。及监国渡海,克扬诣蔡林庙誓神图后起。父岱字白浦,力止之。走浦江投水死。父亦十余日不食死。岱登北榜贤书,坐借籍见革。监国授兵部职方主事。见「东山国语」外纪中),先生恸哭之,拜于江口。潜走小江。有吴允仲者,素未谋面,募竹筏来迎入汤湖,为治半亩之宫,数日一遗粟。乃手成竹亭,茅覆之。取泉中圆石甓地如鳞。日哦其中。此地一望修篁,泉流曲折,至湖而暖,饮之可治寒疾(「外志」隐汤湖时,拟作史论,论必得解,不砻前人一语。每史冠以史律,律不得意出入,如传次第之。方竟史记及两汉共三史,便归东山)。除夕,年家子董克千(良标)远遗豕肉,有谢诗云:『珍重私遗除夜肉,至今余暖在沧浪』。

  丁亥(一六四七),先生四十七岁。

  初夏,先生将归东山,以诗别吴允仲及履伯:『草长花飞尽可伤。百年心事重他乡。主人此夜难为客,一样江流分外长』(「外纪」:道有寄居诗十二章。既至东山,远寄允仲诗,题绢上,令夫人手针刺之,极精致,有云:「与子相期三百日,临行犹未眺东山」)。既归,尽失故业,仅存数十亩,分割以遗同气。曰:『弟不能复为同文矣』。手自涂其垣壁,日亲圃事以给朝夕,不以为苦。借书读空楹无壁处,风翻书叶如轮。闻郑义兴毕命于海,饮泣为之作传(「鲁春秋」:建国公郑新与遵谦有隙,使其将杨赓故与遵谦善,诱入中流,进酒为寿。遵谦手一饮尽,大呼二祖列宗,长啸拱手自沈。监国辍朝五日,赠太保,谥武愍)。是年,次子昌生(字天迪,号岐山,侧室金氏生)。

  〔附〕「外纪」:(丁亥)「玉琭缘」一剧为养生而作也。尝语人:老少无成相,男女无成形,从变处求不变,造物所以长存也。

  戊子(一六四八),先生四十八岁。

  丁内艰,哀毁之中,亲力作以襄大事。当读礼之余,修辑查氏家谱若干卷(今名敬修谱,有饬祠仪、统祠事宜、振义八条、广义八条、家谱书法诸条议)。

  己丑(一六四九),先生四十九岁。

  先生以他事为奸凶所诬(偶记:己丑,余为彼妇所□,尝憩花阴亭,与章子淇上、俞子次寅赋诗以志感,如「覆载宁吾窄,饥寒孰与深」。遇同年杨仲逸之子杨汪度)。臬司檄郡守张公石观(奇熊)听是狱。未及旬日,词林杨公犹龙(思圣,直隶巨鹿人,顺治丙戌进士,官四川布政使)。忽驰手书自燕京达郡守曰:『吾闻浙有伊璜子,好古内修,赋性阔达,近法网密,或累于他故,公必善视之』。盖犹龙亦闻声相思,未谋面,特悬为不然之虑也。郡侯得书,力为振拔,事得白。随割俸治庐云居(「外纪」:云居讲堂,故茅鹿门先生评史记处也。先生大书「存诚」二字颜堂上,系以十必、十勿。十必者,必于是一,不必不是也。十勿者,勿于是一,不勿不是也。南生鲁先生复为图二宇曰「中庸」),具薪水,一瓶一橐皆其所给。自石观而外,邑令张公玉甲(能鳞)、张公樵明(□□)及参藩南公生鲁(洙源)、榷关陆公石斋(□□)、督学李公庚生(际期),或湔其诬,或厚其饩。嗣有周公元亮(亮工,祥符人,崇祯庚辰进士,国朝官福建按察使),道经吾浙,知先生受诬,遍白其事,至与当事指水为盟;顾未尝向先生一通名,其投契与犹龙略同。先生各有诗以志感。

  庚寅(一六五○),先生五十岁。

  着知是编十二卷(「外纪」:先生以为乾坤不可无正气,所以翼命,所以励节,有诗曰「使气诸公金与石」是也。艺文志作如是录,讹)以存诸死。自流氛始,而魏案不与。甲申以后,颇多其人。书法据事直陈。凡薄游必载笔以从。或宴会纷错,先生不能饮,众方满浮白,则独引败楮缮几案,踰日濡大墨错综之。

  辛卯(一六五一),先生五十一岁。

  郡侯石观延先生入署阅阖观风及科录试牍,拔置第一者本年列贤书七人,副榜又二人,初主者颇疑阅文曲徇同学,至是益信。玉甲张公亦延先生县署,阅季试卷,拔奇士前列。先生长子勖方七龄,负夙慧,玉甲奇之,许字以女。两张公真先生知己也。是春,第三子升生(字汉中,号白醉,侧室沈氏生)。

  〔补〕「敬修堂说外」刊成(案「敬修堂说外」即「罪惟录」。启运传前有顺治辛卯官石邑张奇熊石观、巨鹿杨思圣犹龙、社盟弟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