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
△《小学纂注》六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国朝高愈撰。愈有《高注周礼》,已著录。是书因天台陈选旧注略删订之,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
△《小学句读记》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建常撰。建常有《律吕图说》,已著录。是书因陈选《小学》注本而杂采诸书疏於其下。略如孔颖达《正义》之例,文颇烦芜。
△《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湖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文炤撰。是编取朱子之说散见各书者,附於《近思录》各条之下。其未备者则益以诸家之说,间亦自附己意。前有纲领数条,末附感应诗解一卷,训子诗解一卷。感应诗见《朱子大全集》,训子诗称传自黄榦,而无可证据。其诗浅俗,决非朱子所为也。
△《紫阳宗旨》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宋王佖撰。佖,东阳人,即淳祐壬子作《朱子年谱序》者也。其书采辑《朱子文集》、《语类》,分诲人、析理、明经、论事四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其中注语有出朱子原文者,亦有出佖所增识者。考赵希弁《读书附志》,载晦菴先生《朱文公语后录》二十卷,注曰右东阳王佖记、杨方、黄榦、刘琰、黄灝、邵浩、刘砥、李煇、黄卓、汪德辅、陈芝、吴振、吴雉、林子蒙、林学履、刘砺、锺震、萧佐、舒高、魏春、杨至所录也。其说谓池录初成,勉斋犹未免有遗恨於刊行之后,况饶本又出於其后乎?此二十卷,皆池饶所未及刊者云云。
其书名各异,卷数复殊,据其所言,乃续刊之语录,体例亦与此书不合。惟《内阁书目》有佖《紫阳宗旨》三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则作二十八卷。书名撰人均与此本相合,而卷数复异,未详其故。然《浙江通志》经籍门中,以佖《朱文公语后录》列为一条,而以此书附载於下,不入标目,则亦疑非佖作矣。
△《朱子语类纂》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书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五种也。取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摘理气、鬼神、性理、论学四门,馀皆不取。四门之外,又各删存大略,而间附以己说。如朱子谓理气本无先后,语原无病,钺必谓先有天地之理,然后太极生两仪。如其所说,是理又别是一物,可以生气。然则气未生时,理又安在?此主理太过之弊。又如谓雨是郁蒸之气,有时龙能为之者,龙亦是郁蒸之气。雹是不和之气,有时蜥蜴能为之者,蜥蜴亦是不和之气。执一理以该天下之变,不至於穿凿附会不止矣。
△《朱子文语纂编》十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其书取《朱子文集》、《语类》约略以类相从,而不分门目,前后亦无序跋。盖草创未完之本也。
△《玉溪师传录》一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宋童伯羽撰。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朱子之门人也。是编所录朱子语,在语录饶本内,系以庚戌。庚戌为绍熙元年,伯羽时年四十七也。本名《晦庵语录》。明成化中,其九世孙训,以语类诸本参校补订,改题今名。前列道学统宗一图,上溯羲、孔,而以伯羽直接朱子之下,盖亦训之所为。后附墓表、行实,载朱子诗二首及敬义堂铭,考《朱子文集》及续刊诸集,皆所未载,莫详所自。
其称伯羽撰《四书集成》、《孝经衍义》、《群经训解》三书,《宋志》不著录。
朱彝尊《经义考》亦惟载伯羽有《四书训解》,无此诸名。又前有邱濬序,其文不类。复有龚道后序,作於万历甲午,而称皇宋淳熙,跳行出格,尤为舛迕。疑即训捃拾语类附益之,非必果出伯羽也。
△《分类标注朱子经济文衡》七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滕珙编。其原本已著录,此本为明朱吾弼重刊,即珙之书而标其要语於简端,以备答策之用。殊为猥陋。
△《性理字训》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程端蒙撰。程若庸补辑。端蒙字正思,德兴人。淳熙七年乡贡,补太学生。若庸字达原,休宁人。咸淳四年进士。尝充武夷书院山长。端蒙所作凡三十条,若庸广之为造化、性情、学力、善恶、成德、治道六门,凡百八十三条,门目纠纷,极为冗杂。明初朱升又增善字一条,摭袁甫之说以补之,共为一百八十四条。皆以四字为句,规仿李瀚《蒙求》,而不谐声韵。不但多棘唇吻,且亦自古无此体裁。疑端蒙游朱子之门,未必陋至於此,或村塾学究所托名也。
△《圣门事业图》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宋李元纲撰。元纲字国纪,钱塘人。孝宗时上庠生。是书凡分十图,曰传道正统,曰大本达道,曰进修伦类,曰为学之序,曰存心要法,曰求仁捷径,曰聚散常理,曰传心密旨,曰一气通感,曰帅气良方,曰心性本体。前有自序,后有自跋。其大旨以存心为主,以谨独为要,而以穷理为用力之始。大抵皆儒生习见之说。
△《庸言》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杨万里撰。万里有《易传》,已著录。是编乃其语录。大致规摹扬雄《法言》,颇极修饰之力。较其诗文又自为一体,而词工意浅,亦略近於雄。
△《明伦集》三卷(永乐大典本)
宋涂近正撰。近正字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