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佐:长史、司马各一人,咨议参军二人。诸曹有录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直兵,外兵,骑兵,长流,贼曹,城局,法曹,田曹,水曹,铠曹,集曹,右户十八曹。城局曹以上署正参军,法曹以下署行参军,各一人。其行参军无署者,为长兼员。其公府佐吏,则从事中郎二人,仓曹掾、户曹属、东西合祭酒各一人,主簿、舍人、御属二人。加崇者,则左右长史四人,中郎、掾属并增数。其未及开府,则置府亦有佐吏,其数有减。小府无长流,置禁防参军。初,晋令公府长史着朝服,自宋大明以来着朱衣。齐王俭为司徒左长史,请依晋令复旧制,不着朱衣,时议不许。又曰:王秀之常云:「位至司徒左长史,可以知止足矣。」又陆慧晓为司徒右长史,谢朏为左长史,府公竟陵王子良谓王融曰:「我府二上佐,前代谁可比?」融曰:「两贤同时,未有前例。」朏,滂佩反。
  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齐之旧。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属,有长史、司马、咨议参军、掾属、从事中郎、记室、建安王为雍州刺史,表求管记,乃以江革为征北记室参军。革弟观又为参军兼记室。任昉曰:「文房之任,总卿兄弟。」故历代皆为文士之华选云。主簿、列曹参军、行参军、舍人等官。其司徒则有左、右二长史,褚球字仲宝,为司徒右长史,加貂。台佐加貂,自球始也。又增置左西掾一人,自余僚佐,同于二府。有公则置,无则省。而司徒无公,唯省舍人,余官常置。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置官属。
  陈三师、二大并为赠官,而无僚属。其三公有府长史、司马、咨议参军、从事中郎、掾曹属、主簿、祭酒、录事、记室、正参军、板正参军。
  后魏三师无官属。后又置太宰,以元天穆为之,增置佐吏。三公及二大并有长史,司马,咨议参军,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事参军,功曹,记室、户曹、中兵等参军,诸曹行参军,祭酒,参军事,长兼行参军,督护。其太尉、司徒与二大属官阶同。唯司空府官每降一阶。
  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各置长史,司马,咨议参军,从事中郎,掾属,主簿,录事,功曹,记室、户曹、仓曹、中兵、外兵、骑兵、长流、城局、刑狱等参军事,东西合祭酒及参军事,法、墨、田、水、铠、集、士等曹行参军,兼左户右户行参军,长兼行参军,参军,督护等员。司徒则加左、右长史。长史、主吏。司马、主将。舍人,主合内事。皆自秦官也。从事中郎、从事中郎,汉末官也。陈汤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在主簿上,所掌秩与长史同。掾属、主诸曹事。主簿、所主与舍人同,祭酒所主亦同。令史,主诸曹文书。此皆自汉官也。陈汤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御属、参军自后汉也。孙坚参骠骑军事是也。参军所主与掾属同。其仪同三司加开府者,亦置长史以下官属,而减记室、仓、城局、田、水、铠、士等七曹,各一人。其品亦下三公府一阶。其三师、二大佐吏,则同太尉府也。
  后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而不见僚属。
  隋三师亦不见官属。而三公依北齐置府僚,后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大唐三师、三公并无官属。
通典卷第二十一 职官三
  宰相并官属
  门下省
   侍中侍郎 给事中 散骑常侍 谏议大夫 起居 补阙 拾遗 典仪 城门郎 符宝郎 弘文馆校书
  中书省
   中书令侍郎 舍人 通事舍人 集贤学士 史官 主书
    宰相并官属
  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黄帝得蚩尤而明天道,得太常而察地理,得苍龙而辨东方,得祝融而辨南方,得风后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谓之六相。虞舜臣尧,为尧时臣。举八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为八恺,即垂、益、禹、皋陶之伦也。庭坚则皋陶字。隤,大回切。敳,午来切。使主后土,后土,地官也。以揆百事,莫不时叙,地平天成。揆,度。成,平也。举八元,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为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内平外成,内,诸夏。外,夷狄。谓之十六相。亦曰十六族。
  及成汤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伊尹号为阿衡。仲虺,臣名,为汤左相。武丁得傅说,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武丁,殷之高宗也。得贤相傅说,于是礼命立以为佐相,使在左右也。
  周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亦其任也。
  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茂为左,疾为右。庄襄王又以吕不韦为丞相。及始皇立,尊不韦为相国,则相国、丞相皆秦官。又汉官仪云:「皆六国时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初有左右,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至二世,复有中丞相。二世已诛李斯,乃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皆决之。
  汉高帝即位,一丞相,绿绶,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