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勤于听览;股肱三事,同罄于谟明。惟文武之具僚,(自)[洎]中外之庶职,励乃首公之节,副予求理之心。」
十二月一日,合门言:「准天圣五年诏旨,十二月二日承明殿更不坐,为真宗皇帝承天节,今后永为定式。又准传旨,今后十二月二日更不令引辞见公事。今合奏禀。」诏依例常朝。
景佑五年二月三日,诏曰:「朕绍宅丕基,抚临函夏,缅蹈持循之戒,克敦勤约之风。洪惟祖宗,肃驭纲柄,着听朝之令范,革分日之旧仪,勉徇迩言,聿图简政。肆予菲德,恪禀成谟,迄臻大宁,匪敢自暇。然以万机之务,兢业不忘;四近之臣,诹询罔后。期下情之尽达,虽中昊以弗遑。特出朕怀,载颁定式。自今月五日以后,每日于前殿视事。咨尔宰府,参寄国均,当申儆于具僚,尚

恭于庶治。勉励交修之节,共遵无怠之规。伫格时和,以对灵意。」先是,双日不视朝,特降是诏。
宝元(三)[二]年七月二十九日,知谏院韩琦请自今双日止御后殿视事。帝问辅臣故事,而张士逊对曰:「只日视事,已有成规。唐朝五日一开延英,盖资间燕以辅养圣神。」帝曰:「与夫宵衣旰食固不侔也。前代帝王靡不初勤政事,而后失于逸豫,不可不戒也。」时帝感小疾,太医数进药,故琦有是请。
康定元年五月一日,诏:「前殿奏事,自今不得过五班,余班听对于后殿。仍令御厨给食。」
六月三日,诏:「自今假日御崇政殿亦如前殿,毋得过五班。辰漏入内进食,俟再坐复对。」
二年二月十六日,诏:「中书、枢密院、三司自今大节大忌给假一日忌,原作「日」,据《宋史》卷一一六《礼十九》改。,余小节、旬休并赴后殿奏公事。」
庆(历)[历]五年三月十四日,合门言:「光州刺史曹佾(旬)[勾]当军头引见司。检会康定旧(则)[制],舒州团练使李端愿(旬)[勾]当军头引见司,逐日后殿系鞋祗候,假日穿执起居。」诏如例。
六年五月十六日,中书门下言:「制令:诸在京文武升朝官每日朝,其有制免常朝者五日一参起居。其内外诸司官长上者不在此限。若雨雪沾服失容及泥潦、祁寒、盛暑并停。」皆临时听旨。诏:「今后内殿常朝并起居,或遇雨雪沾服失容,如未有传宣故免,即令合门御史台旋取旨。其泥潦、祁寒、盛暑临时取旨。」合门言:「看详如非时雨雪不止,旋取旨,即须伺候门开,方始闻奏。如是

得旨放免常朝,或皇帝却御崇政殿视事。况前后两殿仪制各异,深虑合赴后殿起居及祗应臣僚奔赴不及。如以为遇紫宸殿起居,恐雨雪沾服失容,只乞自今后每遇朔望及合过前殿日,或雨雪不止,即令合门旋取旨,乞传宣前殿不坐。如(旦)[但]循旧制,每遇朔望,须过前殿起居,即乞令侍卫司指挥使员僚等先于紫宸殿门外东廊上排立,俟班到依次起居毕,卷班西出。其文武百官即依次第,先于垂拱殿柱廊上排班。内左右巡使及御史中丞知杂以下各于紫宸殿门外西廊上叙立,俟班到,即分引文武两班于紫宸殿东西门入,起居毕,依旧分班出东西殿门,由垂拱殿柱廊归朝堂。如以为文武臣僚遇雨雪于殿门上立班不合礼制,设或得旨放免常朝,皇帝却御崇政殿视事,亦须自有合系后殿起居臣僚及上殿班次、军头司公事,复不免各在廊上起居。况前后两殿,事体一同,但遇常朝及起居日雨雪不止,即乞临时降旨,前后殿不坐。」诏今后如遇大起居并百官起居,值雨雪,并作常朝。
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殿前(赴)[副]都指挥使李昭亮言:「自来非时放朝参,稍早即军头司有印札子关报,值晚只是系书合门承受姓名白札子,传付逐司,令行告报,难以审实。欲乞令合门给印纸付当宿承受,非次放朝参,即填写告报,贵有准凭。」从之。
皇佑四年七月,合门言:「准中书批下东上合门副

使李惟贤状,假日崇政殿起居,合门诸司使副、合门祗候班未到间,于东阶下取便聚立,语话交杂,况仪制不载先诣殿庭立班。欲乞依垂拱殿常朝起居,候宰臣以下入殿庭,以次序班。仍添入仪制。诏〔合〕门详定。今相度假日崇政殿起居,诸司使副、合门祗候等班次未到间,于东阶下便分东西班缀行序立,(冬)[终]须端谨,候宰臣以下入班庭,以次序班起居,不得取便聚立,语话交杂。有违,许合门弹奏。」从之。
嘉佑元年六月一日,诏双日不御殿,止只日御前殿或后殿,至三伏终如旧制。
七月一日,诏三司、开封府、台谏官、审刑院复上殿奏事,仍一日一班。初,帝不豫,惟二府得奏事,至是始引对近日。
八年三月二十一日,中书言:「圣体初安,未可日劳政事。请每遇只日,且于后殿坐朝。其正衙辞见并权放。」从之。
英宗治平元年五月十一日,诏:「十五日以后,依先朝旧制,每日前后殿视事。」
六月十八日,步军副都指挥使贾逵言:「自来军员赴朝,只据诸军晚探兵士问当;若是常朝,即至次日五更锁匙到城门,便开放入,画时 闭,别无条贯。欲乞将朝门各置铁牌一面,深凿『开朝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