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善患行之为难耳时朝廷悉收河朔三镇而刘总
又以幽蓟七州献诸朝且惧部将构乱乃先籍豪锐
不检者送京师而朱克融在籍中植与杜元颖不知
兵谓藩镇且平不复料天下安危事而克融等羁旅
塞踬愿得官自效日诉于前皆抑不与及遣张弘靖
赴镇纵克融等北还不数月克融乱复失河朔矣天
下尤之植内惭罢为刑部尚书旋授岳鄂观察使未
几迁岭南节度使还拜户部尚书终华州刺史赠尚
书左仆射
  牛僧孺
按唐书本传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幼
孤下杜樊乡有赐田数顷依以为生工属文第进士
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俱第一
条指失政其言鲠讦不避宰相宰相怒故杨于陵郑
敬韦贯之李益等坐考非其宜皆调去僧孺调伊阙
尉改河南迁监察御史进累考功员外郎集贤殿直
学士穆宗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徙御史中丞按治
不法内外澄肃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赇当死赂宦侍
为助具狱上帝曰直臣有才朕欲贷而用之僧孺曰
彼不才者持禄取容耳天子制法所以束缚有才者
禄山朱以才过人故乱天下帝异其言乃止赐金
紫服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韩弘入朝
其子公武用财赂权贵杜塞言者俄而弘公武卒孙
弱不能事帝遣使者至其家悉收赀簿校计出入所
以饷中朝臣者皆在至僧孺独注其左曰某月日送
钱千万不纳帝善之谓左右曰吾不谬知人繇是遂
以相寻迁中书侍郎敬宗立进封奇章郡公是时政
出近幸僧孺数表去位帝为于鄂州置武昌军授武
昌节度使同平章事鄂城土恶亟圯岁增筑赋蓑茅
于民吏倚为扰僧孺陶甓以城五年毕鄂人无复岁
费又废沔州以省冗官文宗立李宗闵当国屡称僧
孺贤不宜弃外复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幽州乱杨志
诚逐李载义帝不时召宰相问计僧孺曰是不足为
朝廷忧夫范阳自安史后国家无所系休戚前日刘
总挈境归国荒财耗力且百万终不得范阳尺帛斗
粟入天府俄复失之今志诚繇向载义也第付以节
使I奚契丹彼且自力不足以逆顺治也帝曰吾初
不计此公言是也因遣使慰抚之进门下侍郎弘文
馆大学士是时吐蕃请和约弛兵而大酋悉怛谋举
维州入之剑南于是李德裕上言韦皋经略西山至
死恨不能致今以生羌二千人烧十三桥捣虏之虚
可以得志帝使群臣大议请如德裕策僧孺持不可
曰吐蕃绵地万里失一维州无害其强今修好使者
尚未至遽反其言且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应敌次之
彼来责曰何故失信赞普牧马蔚茹川若东袭陇&#
以骑缀回中不三日抵咸阳桥则京师戒严是虽得
百维州何益帝然之遂诏返降者时皆谓僧孺挟素
怨横议沮解之帝亦以为不直会中尉王守澄引纤
人窃议朝政它日延英召见宰相曰公等有意于太
平乎何道以致之僧孺曰臣待罪宰相不能康济然
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内扰百姓安生业私室无强
家上不壅蔽下不怨虽未及至盛亦足为治矣而
更求太平非臣所及退谓它宰相曰上责成如是吾
可久处此耶固请罢乃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为
淮南节度副大使天子既急于治故李训等投隙得
售其妄几至亡国开成初表解剧镇以检校司空为
东都留守僧孺治第洛之归仁里多致嘉石美木与
宾客相娱乐三年召为尚书左仆射僧孺入朝会庄
恪太子薨既见陈父子君臣人伦大经以悟帝意帝
泫然流涕以足疾不任谒检校司空平章事为山南
东道节度使赐彝樽龙勺诏曰精金古器以比况君
子卿宜少留僧孺固请乃行会昌元年汉水溢坏城
郭坐不谨防下迁太子少保进少师明年以太子太
傅留守东都刘稹诛而石雄军吏得从谏与僧孺李
宗闵交结状又河南少尹吕述言僧孺闻稹诛恨叹
之武宗怒黜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累贬循州长史
宣宗立徙衡汝二州还为太子少师卒赠太尉年六
十九谥曰文简诸子蔚丛最显
  李程
按唐书本传程字表臣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也擢
进士宏辞赋日五色造语警拔士流推之调蓝田尉
县有滞狱十年程单言辄判京兆状最迁监察御史
召为翰林学士再迁司勋员外郎爵渭源县男德宗
季秋出畋有寒色顾左右曰九月犹衫二月而袍不
为顺时朕欲改月谓何左右称善程独曰元宗着月
令十月始裘不可改帝矍然止学士入署常视日影
为候程性&#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元和三
年出为随州刺史以能政赐金紫服李夷简镇西川
辟成都少尹以兵部郎中入知制诰韩弘为都统命
程宣慰汴州历御史中丞鄂岳观察使还为吏部侍
郎敬宗初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冲逸好宫
室畋猎功用奢广程谏曰先王以俭德化天下陛下
方谅阴未宜兴作愿回所费奉园陵帝嘉纳又请置
侍讲学士选名臣备访问加中书侍郎进彭原郡公
宝历二年检校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为河东节度使
徙河中召拜尚书左仆射俄检校司空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