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当去嚼硬、饮茶二事,而以此二事凑成十反也。

  ◎儒林参军张兰渚师巡抚福建时,延余人幕,为代撰奏御文字,又校勘所进遗书四十余部,并分注御制《全史诗》六十四卷,凡三年有余日,迨师移节吴中,而余亦入都补官矣。时戏作一小印曰“儒林参军”,或疑其杜撰不典。按《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开馆立学,置儒林参军一人,文学祭酒一人,劝学从事二人。”

  又《晋书》江统子洞:“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儒林参军。”正是外僚幕职,或改作羽林将军者误也。余辞出幕后,拟将此印赠林少穆庶常,而少穆旋亦入都供职,遂移赠刘敬舆明经。

  ◎唐人避讳古人避家讳,有绝不可解者,李长吉以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盖此风起于六朝,而唐人因之。唐律有一条,云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疏义》云:“假有人父祖名‘常’,不得任太常之官,父祖名‘卿’,亦不合任卿。”

  盖其初本避父祖名之本字,后乃并其嫌名而亦避之。《新唐书。贾曾传》:“曾擢中书舍人,以父名言忠,不拜。”《萧复传》:“进复户部尚书、行军长史,以复父名衡,改统军长史。”降至五季,犹沿此习,《五代史。刘昀传》:“太常卿崔居俭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则不知此律何时始除也。

  ◎多字近人之多字,无如毛西河先生。按先生名奇龄,又名牲。字两生,又串大可,又字齐于,又字于,又字初晴,又字晚晴,又字老晴,又字秋晴,又字春迟,又字春庄,又字僧弥,又字僧开,皆杂见集中。其取义有不甚可解者,今人但称为西河先生而已。西河者,其郡望,非宇也。尝见先生作《李白成传略》,首三句云:“李自成,米脂人,字生。”亦足见先生之喜称字矣。

  ◎三字字古人一字字者多,三字字者少,王渔洋《池北偶谈》及徐位山《管城硕记》各载数人外,孙颐谷《读书脞录》云,尚有张天锡,字公纯嘏;崔宏度,字摩诃衍;又兴唐寺主尼法澄,宇无所得,见开元十年塔铭;神和子姓屈突,名无为,字无不为,见《续博物志》。卢抱经先生云,宋遗民有千载心者,亦三字字也。

  ◎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隋、唐两志俱不载,惟《晋书。慕容⒃丶恰罚骸隘⒀藕梦募,讲授,学徒甚盛,至千余人,亲造《太上章》,以代《急就》。”疑即今之《感应篇》也。《潜邱札记》云:“《太上感应篇》,宋理宗命郑清之作序,自是始大行于世。”

  ◎杨扬一姓杨用修云,羊、阳、杨、扬本一姓。扬子云自以蜀无他杨,其扬字不从木,而杨用修云,吾家子云亦同关西之杨,特子云好奇之过,独自标异尔。孙颐谷云,《汉书。扬雄传》,据其自叙,出于晋之杨侯,而《广韵》“杨”字注:“又姓,出弘农、天水二望,自周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也。”其“扬”字注,不云又姓,是古人但有从木之杨姓,并无从扌之扬姓矣。杜诗《壮游》云:“以我似班杨。”谓班固、,扬雄也,其下又押“心飞扬”,则固以子云之姓从木矣,故《夏日杨长宁宅》诗又云:“醉酒扬雄宅。”

  ◎葭莩有代余作应酬答启者,以“葭莩”对“桑梓”,自夸其工。余曰,此不过常用语料,工则未也。其人艴然。余曰,此对仗并未妥,何工之有?且君亦知“葭莩”二字所从出乎?《汉书。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葭莩之亲,鸿毛之重。”

  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以鸿毛为对,则二字非平列可知。前人文字经用者,如蔡邕《让高阳侯表》:“事轻葭莩,功薄蝉翼。”则以“蝉翼”对“葭莩”;魏征《为李密檄郇王庆文》:“预占磐石,名在葭莩。”

  则以“磐石”对“葭莩”;温庭筠《书怀》诗:“浪言辉棣萼,何意托葭莩。”

  则以“棣萼”对“葭莩”;至东坡诗:“人生百年寄鬓须,富贵何啻葭中莩。”

  著一中字,极为明白。乃知前人诗文用事,总未尝不求甚解轻易落笔也。

  ◎古田逆案少时熟闻里中故老谈古田县逆案,其事在康熙之末,当时尚能举其里居姓氏,今则忘之矣。初起事时,不过数十人,家有面山小楼,常聚群不逞轰饮其中,私造天书宝剑,壮(疑“装”字之误)火药预埋于对面山中,盖仿篝火狐鸣故事。

  夜间火发,群往掘视,翌日即竖旗称号,不半月全家党羽悉就擒获。弃市日,有旧友遇诸途,惊问何往,则曰,“我干一小事去。”临刑时顾其妻子,尚称尊号,不少贬语,极从容,闻之无有不捧氓者。忆读《十六国春秋》,恍惚亦有此事;不知古田人知有此事而仿为之欤?抑不知而与古暗合乎?昨读家曜北《元号略》,亦载一事云:“莱芜人王始,以妖术聚众于太山,晋元兴二年四月,自称太平皇帝,号其父固为太上皇,兄林征东将军,弟泰征西将军,南燕慕容镇讨禽之。临刑,或问其父及兄弟所在,始曰:”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乱兵所害,朕躬虽在,复何聊赖?‘其妻赵氏怒之曰:“正坐此口,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