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同前。

又与张裔蒋琬书

  令史失赖,掾属丧杨禺,为朝中损益多矣。○《三国志》卷四十五《蜀志?杨戏传》注。

与蒋琬董允书

  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於不意。可使孝起知之。○《三国志》卷三十九《蜀志?陈震传》。

与孟达论李严书

  部分如流,趣拾罔滞,正方性也。○《三国志》卷四十《蜀志?李严传》。

与孟达书

  往年南征,岁(未及)〔末乃〕还,适与李鸿会於汉阳,承知消息, 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托空)〔空托〕名荣,贵为(华)〔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帝待士之义。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三国志》卷四十一《蜀志?费诗传》。

与步骘书

  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马(家)〔冢〕在武功东十余里,有高势,攻之不便,是以留耳。○《水经注》卷十八《渭水》注。

与陆逊书

  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令)〔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三国志》卷六十四《吴志?诸葛恪传》裴注引《江表传》。

与孙权书

  汉室不幸,王纲失纪,曹贼纂逆,蔓延及今,皆思剿灭,未遂同盟。亮受昭烈皇帝寄托之重,敢不竭力尽忠。今大兵已会於祁山,狂寇将亡於渭水。伏望执事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汉室。书不尽言,万希昭〔鉴〕。○《艺文类聚》。

又与孙权书

  所送白g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一。

答司马懿书

  使杜子绪宣意於公威也。○《三国志》卷十五《魏志温恢传》裴注引《魏略》。

与(足)〔兄〕瑾论白帝兵书

  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g,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一。

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岸)〔崖〕阁道书

  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岸)〔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桂)〔柱〕於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注。

与兄瑾言大水赤崖桥阁悉坏书

  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同前。

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

  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重,G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人〕。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水经注》卷十七《渭水》注。

与兄瑾论陈震书

  孝起忠纯之性,老而益笃,及其赞述东西,欢乐和合,有可贵者。○《三国志》卷三十九《蜀志?陈震传》。

与兄瑾言孙松书

  既受东朝厚遇,依依於子弟。又子乔良器,为之恻怆。见其所(吴)〔与〕亮器物,感用流涕。○《三国志》卷五十一《吴志?孙翊传》。

与兄瑾言殷礼书

  (感)〔殷〕德嗣秀才,今之侨Z者也。○《太平御览》卷一千。

与兄瑾言子乔书

  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蜀志?本传》裴松之注。

与兄瑾言子瞻书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蜀志》本传。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须〕静也,才(欲)〔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豪)〔倦〕,可以至醉,无致於乱。○《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七。

诫外生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