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身臂。以為供養。修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六。闍多伽。華言本生。謂說佛菩薩本地受生之事。如涅槃云。比丘當知。吾於過去作鹿羆麞兔龍。及作金翅鳥粟散王。轉輪聖王。之類是也。七阿浮達磨。華言未曾有。亦云希有。謂如佛初生時。即行七步。足跡之處。皆有蓮花。放大光時。徧照十方世界。而發是言。我是度一切眾生。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動。天雨眾花。樹出音聲。作天技樂。如是無量希有之事是也。八。婆陀。具云阿波陀那。華言譬喻謂如來說法。為鈍根者。譬喻以曉示之。令其開解。如法華火宅。藥草喻品是也。九。優婆提舍。華言論議。謂諸經問答。辯論諸法之事。如法華提婆達多品。智積菩薩。與文殊師利。論說妙法是也。十。優陀那。華言自說。謂無有人問。如來以他心智。觀眾生機。而自宣說如楞嚴說五十種魔事。不待阿難請問。又如彌陀經。無有緣起。自告舍利弗是也。十一。毗佛略。華言方廣。方者。法也。廣者。大也。正理曰方。包富曰廣。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猶如虗空也。十二。和伽羅。華言授記。謂如來為諸菩薩。辟支聲聞授記。如法華云。汝阿逸多。於當來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等是也。
  徵。施主一嚫。云何能通十二部經。訓。如來一大藏經。經經不離六度梵行。而六度梵行皆以檀波羅蜜為先。由此觀之。豈止通十二部而已。我天山老人。甞以一文錢開示四句法。及分別十法界之相。乃至祖意教意。直下令人悟去。則嚫施之功利莫大焉。
  燈錄。甘贄行者。一日到南泉設齋。黃檗為首座。行者請施財。座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甘曰。恁麼爭消得某嚫。便將出去。須臾復入曰請施財。座曰。財法二施。等無差別。甘乃行嚫。
  ◎有施主婦入院。行眾僧隨年錢。僧云。聖僧前著一分。婦曰。聖僧年多少。僧無對。法眼代云。心期滿處即知。
  洗鉢偈 以此洗鉢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令皆飽滿。
  唵摩休囉悉莎訶
  【箋】燄口。蘇嚕巴水也世人但知施食之利不知施水之功謂餓鬼咽喉熾然見水不能飲惟呪飲之清凉是故洗。爾時加持偈呪願力水飯兼施如天甘露。能令鬼神不饑渴故。
  經律。有阿羅漢。常入龍宮食。食還。以鉢授沙彌洗。鉢中有殘飯數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入師繩床下。兩手捉脚。其師至時。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沙彌食鉢粒故。
  五燈。趙州因僧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師云喫粥了也未。僧曰。喫粥了也。師云。洗鉢盂去。其僧忽然省悟。
  ◎五雲志逢。一日入普賢殿中宴坐。倏有神跪於前。師問誰。曰。護戒神。師曰。吾有何愆耶。曰洗鉢水師每傾棄。非所宜也。師此後盡飲之。即成脾疾。十載方愈。
  ◎雲巖虗席。郡牧欲死心舉住持。心曰。準山主住得。某未嘗識渠。見有洗鉢頌甚好。頌曰。之乎者也。衲僧鼻孔。大頭向下。若也不會。問取東村王大姐。牧奇之。請住雲巖。
  執楊杖偈。
  【箋】白玉蟾記。太微空中箕宿之精。化為柳。埀垂裊裊。於澹雲疎雨之間。古之所隱於柳者葢欲彰。其溫柔謙遜之志也。
  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淨。
  唵薩巴嚩述答薩哩吧答哩麻薩吧嚩述怛[口*夯]唵嚂
  【箋】菩薩尋常百無所思。一切天人。覓其起處不得。忽然機境相逢。乃見入事入理之無窮。是故菩薩。纔舉楊枝。便願一切眾生。皆得悟入妙法。究竟妙法無他。直願一切眾生。清淨而已。葢楊枝質性溫柔。滋味清凉。故取其義為喻也。
  嚼楊枝偈。
  【箋】珠林。垂楊細柳。綠幹新條。去熱則口發幽蘭。淨齒則氣含優鉢。
  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
  唵阿穆伽彌摩隸爾嚩迦囉僧輸駄禰鉢頭摩俱摩囉爾嚩僧輸駄耶陀囉陀囉素彌摩唎莎嚩訶
  【箋】楊枝。味苦澁。飲之。則有益身心。菩薩為願一切眾生。調伏煩惱。更無別法。惟示堅忍之法。除其煩惱。亦如飲楊枝苦味。而消煩熱也。
  淨行疏鈔。載西域。皆朝中嚼齒木。盥漱清淨。方行禮敬。淨穢不相雜也。
  鈔。楊枝有五利。一。明目。二。除痰。三。除口氣。四。辨味。五。消食。發隱。草木。都為鬼神所棲。上有宮室。人自不見。故木不可輕伐。
  漱口偈 澡漱口齒。當願眾生。向淨法門。究竟解脫。
  【箋】食時。菜甲遺齒脥間。久之作氣。故食後須澡漱口。言此當願。不但澡漱自己口齒。清淨而已當願與一切眾口齒無量法門。同時清淨。究竟解脫也。
  寄歸傳。凡受食。及餘飲食。既入其口。身即成觸。要將淨水漱口之後。方得觸餘人。若未澡漱被觸人。並成不淨。

  禮拜第七

  【箋】大方廣寶篋經。智燈聲聞問文殊言。云何禮佛。文殊言。若見法淨。名見佛淨。若身若心。不低不昂。正直而住。不動不搖。其心寂靜。行寂靜行。是名禮佛。華嚴孔目。三種禮佛。一。成過禮。謂禮佛時。身儀不正。與輕慢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