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指權小。近即人天教。遠則下一句。小教。阿賴耶識。即法相教。於此三中。前不兼後。後必兼前。云乃至者。謂惑又從執而起。然惑與執。各有二種。惑二種者。一煩惱障。二所知障。執二種者。一我執。二法執。謂五蘊等從眾緣生本無實性。眾生不了。計以為實。名曰法執。由執法故。於諸理事世出世法。不能通達。名所知障。此五蘊中。法尚叵得。況主宰者。眾生於中。妄計實我。名為我執。由執我故。煩惱障生。塵勞競興。業報不息。由此輪轉。苦果無窮。而二乘人。但除我執煩惱障。未斷法執所知障。菩薩雙斷二執二障。然此二執二障。於阿賴耶識。皆有種子。從種生現。起惑造業。推窮其本。則自賴耶。故云乃至。
  皆謂已窮其理。而實未也。
  如上內外教所說。皆是聖人權漸之談。非究竟了義之旨。恐人執滯。故總非之。意在責人。非斥法也。
  然孔老釋迦。皆是至聖。隨時應物。設教殊途。內外相資。共利羣庶。
  恐有難云。如前所說元氣陰陽業惑識變。皆是孔老釋迦至聖所說。何得非之。故今通云。孔老之時。此方人根未熟。尚未堪聞因果之說。況佛性了義之談。故孔老先以仁義道德而漸誘之。且指元氣陰陽為本。西方佛出世。四十年前。人根未熟。未堪聞於佛性了義之旨。是故大覺且隨三乘五性之機。說業識變等。至四十年後。方說一乘。故法華經云。久默斯要。不務速說。皆顯隨時應物也。言殊途者。謂殊異路途。即指前所說元氣業惑等。立教不同。故曰殊途。言內外相資等者。謂雖設教不同。然亦互相資藉。佛教藉儒老為誘物之始。儒老藉佛教為成物之終。故曰共利羣庶也。
  策勤萬行。明因果始終。推究萬法。彰生起本末。雖皆聖意。而有權有實。
  又恐難云。三教聖人利物之心既同。則應三教皆可原人。何故此中偏宗佛教。故復答云。利物之心。三聖雖同。權實之用。三聖則異。儒道一向是權。佛教兼通權實。今取實教了義。故偏宗佛耳。策勤萬行者。行門之多。不但說施戒等。至於四諦。緣生。十善。五戒。四禪。八定。儒老五常。道德等。皆在其中也。因果始終。惟明佛教。脩因為始。感果為終也。萬法生起本末。亦通三教而言。儒道以氣為本。釋教以業惑八識真如為本。隨宗不同。末則可知矣。雖皆聖意者。縱辭也。而有權有實者。奪辭也。
  二教惟權。佛兼權實。
  權。謂權假。亦曰權宜。稱錘曰權。言能酌量輕重。以喻聖人方便分別事宜。隨器授道也。實者。果之核。取其堅也。亦確乎不可拔之謂也。然則二教之權。與佛教之權。可聞得乎。答曰。冥顯有異。二教之權。即冥權也。佛教之權。乃顯權也。何以言之。明教大師云。權也者。有顯權。有冥權。顯權則為淺教。為小道。冥權則為異道。為他教。淺教如法相破相。小道如二乘人天。是佛隨宜之說。故曰顯權。冥權者。無方妙用。潛興密應。或為異道之師。以化正彼類。或為他教之主。用他教法以利於世。如華嚴經云。或持牛狗及鹿戒。或著壞衣奉事火等。
  策萬行。懲惡勸善。同歸於治。則三教皆可遵行。
  欲奪先縱。以顯權教之用也。儒教三綱五常。老氏保雌守弱。釋教三學六度。莫不皆使人策修萬行。止惡興善而已。為教不同。同歸於治也。所歸既同。遵行皆可。是故依儒教。則為成德之君子。遵老氏。則為清靜之真人。稟釋教。則出三惡而往人天。乃至究竟證三乘而圓二果者矣。
  推萬法。窮理盡性。至於本源。則佛教方為決了。
  前縱此奪。以顯實教之用也。前言三教皆可遵行者但順聖人隨宜益物。治已成之人身。非欲窮究所以成人之源本。欲窮其本。則非了義教莫能盡之。言推萬法窮理盡性者。推。謂尋其本致。窮。謂極其根源。盡。謂竭其蘊底。萬法。即色心等世出世法。然窮理盡性。語出周易。彼繫辭云。窮理盡性以至于命。雖借彼文。取意則異。理。謂道理。真理。性。謂法性。心性。不取天賦。故不言命。謂真如一法。橫對諸事。曰理廣也。竪貫一法。曰性深也。然在無情。曰法性。在有情。曰心性。亦曰佛性。亦名本覺。亦曰如來藏。即下顯性教中所說真性是也。謂色心等法。從緣而生。無實自性。全是真如隨緣所成。故此萬法。皆以真如而為本源。故論主圓覺疏序云。萬法虗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此推萬法至本源之謂也。唯識亦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諸法實性。亦此義也。言至於本源者。非離真性之外。別有本源。但約教詮淺深之異。故有至不至爾。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華嚴經云。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是性無所有。則知不生不滅真如妙性。實諸法之本源矣。非一乘了義。何以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