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科
 宋 師會述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科

    玉峯沙門 師會 述
  初詮旨標題  二國師嘉號三正釋本文(二)
  初約所依以定宗(今將)二演玄言以開釋(二)
  初分門(建立)二隨釋(十)
初建立一乘(三)
  初標章(初明)二開釋(二)
  初約乘分教(然此)二依教釋義(二)
初別教(二)
初明教義顯深玄(二)
初彰因果(二)
初義大(二)
  初正明(初中)  二引證(故地)

  二教大(二緣)

  二示雙融(此二)

二就普因彰不共(二)
  初分門(就普)二隨釋(二)
初分相門(四)
  初權實分宗(分相)  二以經印定(如法)三雲張聖言(三)
  初標示(然此)二正釋(十)
一權實差別(三)
初引喻明權實(三)
  初正顯相(一種)  二遮異解(若彼)  三示經宗(是故)

  二合法顯索果(此中)三作問以伸釋(四)
  初二乘有果不索問(問二)二三車無得應索答(二)
初立理作答(二)
  初引經正答(答依)  二約宗料揀(若望)

二通伸回意(三)
  初正示(為歡)  二揩定(若不)  三結示(以至)
  三克示三車虗實問(問臨)  四方便二義俱通答(答實)
二教義差別(三)
  一初正明(二教)  二引證(是故)  三遮謬(亦不)

三所期差別(四)
  初正明(三所)  二引證(是故)  三遮謬(亦不)  四結成(良以)

四德量差別(二)
初同教(二)
  初示相(四德)  二結指(此等)

二別教(二)
  初示相(又彼)  二結指(此約)
五付囑差別(三)
  初引示寄乘(五約)  二進退析理(若大)  三結問會釋(問若)

六付囑差別(四)
  初引經(六付)  二釋義(解云)  三遮謬(亦不)  四顯宗(是故)

七根緣差別(二)
  初引示(七根)  二略釋(解云)

八難易差別(二)
  初引示(八難)  二略釋(解云)

九顯理差別(二)
  初引示(九約)  二略釋(解云)

十本末差別(二)
初引示(二)
  初本末分異(十本)  二會末歸本(如是)

  二演釋(此文)
  三喻結(此上)

  四指示決判(其別)

二該攝門(二)
  初標章(二該)二釋相(二)
  初指本圓彰絕待(一切)二詰所以現全收(二)
  初徵(何以)二釋(三)
  初總釋(以三)二列釋(二)
初不異(二)
  初立理(初不)二問成(二)
初示前門(二)
  初問(問若)  二答(答有)

  二明後義(二只)
  二不一(二不)

三結指(二)
  初結成(是則)  二指配(又此)
  二同教○
  三結指○

  二教義攝益○  三古今立教○  四分教開宗○  五乘教開合○  六教起前後○  七決擇其意○  八施設異相○  九所詮差別○  十義理分齊○

○二同教(二)
  初牒分(二問)二演釋(二)
初分諸乘(三)
  初標數(初中)二列示(六)
一明一乘(三)
  初標數(一明)二列釋(七)
初法相交參(二)
  初釋相(初約)  二示意(是則)

二約攝方便(二)
  初演義(二約)  二引經(所以)

三約所流辨(二)
  初演義(三約)  二引經(故經)

四約就勝門(三)
  初縱奪以顯義(四約)  二引經以證成(故經)  三約教以委釋(此文)

  五教事深細(五約)  六八義意趣(六約)  七十義方便(七約)

  三結判(依上)

二明二乘(三)
  初標數(二明)二顯相(三)
  初約一乘(一者)  二約三乘(二者)  三約小乘(三者)

  三定宗(又初)

三明三乘(二)
  初攝前標數(三明)二開門顯法(二)
初顯法本末門(二)
初正明本義(四)
  初本末分定(一者)  二聖言揀定(以經)三徵折所引(二)
  初問(問何)二答(四)
初以義正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