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令其通悟所以稱門。三是時太子下。同得法門。初太子得。後童女得。並由照而常寂。故獲三昧。四爾時太子與彼下。辭還所止。
  第二詣父王所下。轉化父王。於中十。一太子白父。二時財主王下。王審所聞。三時王聞已下。自慶逢時。四作是念已下。禪位禮覲。五爾時如來普遍下。如來攝受。六爾時如來以不思下。為說法門。入一切法義離翳燈者。無法不持。云一切法義。無障不寂。稱為離翳。無法不照。名之為燈。智斷齊證。故名為入。七時王聞已下。化益當時。於中。先明王證總持陀羅尼。以慧為主。故云大智光明。即得主教意。後其眾會中下。兼益時會。即通得主屬二教之意。八爾時如來又以下。佛重現變。九時財主王下。出家修學。十未久之間下。證法弘通。三爾時太子於十五日下。紹位建立弘宣大化。於中四。一正明紹位。七寶之義廣如別說。二時閻浮提下。建立弘通。三爾時如來咸受其請下。弘通之益。四爾時大威德下。結益周遍。
  [△@⊙]二善男子於意云何下。結會古今。
  [△@、]第二善男子彼佛滅後下。於中間多佛修行。略列四十九。結有六十百千億那由他。
  [△@、]第三其最後佛下。明最後佛所得法。即最勝行劫中。六十百千億那由他之最後也所得法門已如前說。上來正答修行得法門竟。
  [○@△]第二善男子我時於彼下。明多劫修瑩不窮菩薩之境。於中四。一於剎塵數劫修行不知。二善男子若有眾生得見菩薩下。明菩薩難遇見者不空。意顯己遇之益。三善男子我從於彼下。經百剎塵劫。修行不知。四何以故下。徵釋不知所以。於中。先徵。後釋。釋中二。先總顯深廣。謂所以不知者。以稱事理等諸佛境無邊際故。斯則十地不測等覺。故名普賢解脫。後善男子我於爾所佛剎下。別顯深廣難知之相。謂一毛即不可窮。況於多毛。況復多身廣大之用。以是無盡之法門故。於中又二。先舉喻總顯。後我亦如是下。正明所觀。於中五。一毛中見器世間。二見智正覺世間。三見眾生世間。四見菩薩修行。上三各以又於菩薩為首。五善男子我於爾所下。總結不窮深廣之境。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
  第五爾時釋女瞿波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示後位。後頌前法。前中二。先指示。後教問。今初。言此世界中蓮華座者。此座不知的在何所。舊經但言此世界中。晉經則去此迦毗羅城。若新梵本云。善男子汝去於此處。吠羅遮那足下種種莊嚴大末尼寶王蓮華藏座。於其上坐。生菩薩母。名摩耶夫人。此則似居佛會。毗盧遮那不屬蓮華。是佛號耳。言摩耶者。有云幻生。具云摩耶泥(上聲)尾此云幻術夫人。昔云天后。然餘教說。生佛七日。即便命終。生忉利天。約應化說。據實體用常遍時處。云迦毗羅。據其本處。猶佛雖滅常在鷲峯。但云此界。約是佛母。若依梵本。不離如來。故諸教中。說於摩耶。或云是實。或云是化。此經大意皆是實德。後汝詣彼問下。教問可知。二爾時釋女瞿波下。重頌前法。廣說已周。臨行再述。顯慇懃故。雖通頌前。文便在此。三十一偈大分為三。初一偈總顯菩薩益生。超頌前文見者不空。生下女人染心之益。次十五偈。別明遠劫前事。出上不空之相。後十五偈。正頌前文德女因緣。由前遠劫深心供養。成今淨心同修梵行。
  第六爾時善財下。禮辭可知(已下第三十經)。
  [△@△]大文第二。從摩耶夫人下。有十一善友。古來諸德。皆為會緣入寶相。雖下三相義當等覺。等覺亦是十地勝進。開合不定。義理又多。故依古德。且為會緣入實等相。云何會耶。謂會前諸位差別之緣。令歸一實。生於佛果。猶如摩耶夫人。能生佛故。然人雖十一。約法唯九。約會為十。德生有德同一會故。遍友是會不得法故。初一為總。餘皆為別。故摩耶得幻智法門。末後亦得幻住法門。始終相會該於中間。總別圓融。歸實無二。故會緣中。更有十人。又是所會。十表無盡。無盡之緣。皆成摩耶之實德故。又以此下皆當等覺。等覺方能親生佛故。就別會緣。初天主光。且須正念無失。方為第二遍友可師。三須廣窮眾藝。四解而無依。用而無盡。便得第五無著清淨。清淨則得第六淨智發光。發光則得第七知相無盡。無盡則得第八誠願不違。具上諸門。方得第九還歸幻住。故雖十一不失入實之言。始末皆幻。方智諸緣體虗即實。
  ●今初。摩耶夫人。總會緣中。文亦具六。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將詣觀成。後勝緣引導。
  △前中二。先序觀成。略標渴仰。二此善知識遠離下。別彰觀念。於中四。一總念勝德。二別念身相。三結歎深勝。四思欲親承。今初。已能闇合願智幻門。二此善知識隨意生身下。別念現身。即冥契摩耶下文所現。於中。有十九身。初隨意生身。舊經則有。梵本則無。不思議身。梵屬一相身。無差別身屬非身心身故。舊有十七。新唯十六。又初三身。准下釋摩耶現中。乃是三對。具於六身。則通成二十。下文各有標釋。今略解三。一隨意生身。總顯隨類。二無生滅身。下云不生色身。無生起故。不滅色身。常寂滅故。三無來云身。下云無去色身。於一切趣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