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則不取。便成於智。五則不轉。故楞伽經云。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轉即生義。身者體義。上來已明本末和合。
  二彼阿賴耶下。明各不相知義。欲顯性空。賴耶因七識緣成。無性故不能知七轉。七轉因賴耶。七轉亦無性。安能知賴耶。故問明品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楞伽亦云。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但由自心執取境相分別而生者。此有二意。一云既不相知。何以能生。釋云。上約無性故不相知。今辨因緣。由妄分別。則諸識現。無別我人。故上經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楞伽偈云。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於凡愚。妄情之所著。二者釋成上來不相知義。謂由互相因。所以無性。不能相知。若不相因。則有定性。便可相知。斯則緣生故空。又由前不相知。方能熏習。相因而有。若有定性能相知者。則不相因。斯則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是以無性緣生故。有為幻有也。故執取生識緣生無性故空。為真空也。故無性相知。幻有是不有有。真空是不空空。非空非有。是中道義故。七識生滅。即如來藏。如來藏不生滅。即七轉識。無障無[得-彳]故。結云難知。上來第二總顯本末竟。
  第三如是甚深下。結歎難測。則唯佛能治令永不生。言甚深者。略有二義。一者約相。故達磨經偈云。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二以真妄和合非一非異等。廣如上說。即為甚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住地菩薩。已證真如。許其分知。菩薩地盡。覺心初起。破和合識。顯現法身。方為此識究竟邊際。愚法聲聞下。舉不知人。反顯深義。即前偈中。我於凡愚不開演也。楞伽經云。如修行者入禪三昧。微細習氣轉而不覺知。而作是念。識滅然後入禪正受。實不識滅而入正受。以習氣種子不滅故。不滅皆顯二乘不知義也。住地能知。凡愚不了。明文有據。地前菩薩為知不知。望於地上。此不能知。未證如故。望於凡愚。此則能知。多聞熏習。具勝三慧。善能決斷阿賴耶識性相因果故。七卷楞伽云。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別自心所見。能知之耳。斯即地前。以處知不知之間。故略無耳。此一段經。廣明自心真妄本末。若見此心生滅流注。速得三昧。得佛灌頂。越生死海。故委釋之。廣引彼經。以成今說。無厭繁文。
  ▲第三善男子我又善知一切聲論下。廣說聲明。於中二。先總歎勝德。以帝釋善於聲明。所以對之顯勝。然此一段。是推勝中。連於前文。後善男子彼復教我菩薩算法者。即聲論中數建立也。文中二。先舉能數之數。後顯所數之法。今初文有一百四十四數加前。從一至十。及與百千。則有一百五十六數。此方算法。但有二十三數。始於一二。終至正載。載數天地所不能受。然有三等。下等十十變。中等百百變。上等倍倍變。今初兩數是中等數。餘皆上等。二善男子我復以此菩薩所知下。明所數之法。多是聲論中事。上來正示法界竟。
  第四善男子我唯知此下。謙己推勝中。先謙己知一。後如諸菩薩下。推勝知多。於中二。先舉後所知。二彰己不了。前中現文唯對聲論數建立。准諸推勝。例皆對所得。自分所得既有五明。推勝居然。合推於五。故梵本中。初對聲明。二略舉三明。後別舉醫方。治內煩惱。義如前說。後而我何能說其功德下。彰己不知。其中。言豈能盡知一切諸佛者。據前後例。曾無推佛。唯至普賢。方歎佛德。梵本意云。佛力加我。讚諸菩薩。亦不能盡。況我自力。
  餘並可知。
  ●第三辯具足優婆夷。寄無違逆行。忍順物理。故無違逆行。城名海別住者。具云大海差別住事。則近海而各住故。表則忍猶大海無不包含。三忍九忍別別安住。友名辯具足者。一器之中無物不具。隨求皆得。為說法故。忍器遍容一切功德。由忍惡言故辯具足。忍辱柔和。女之象也。
  第一依教趣求可知。
  第二善財聞已下。見敬諮問。初見。次敬。後問。初中有四。一見外依報。二善財入已下。見友正報。端正可喜者。忍之報故。素服等者。忍華飾故。三於其宅中下。見內依報。四復有十千下。明見眷屬。前之三度。成增上生。忍辱正能招眷屬故。於中二。先歎其體德。後身出妙香下。彰其妙用。令諸眾生皆成忍辱柔順之心。與第三地調柔果中十心。多分相似。二敬。三問。文並可知。
  第三彼即告言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舉名體。器中出物。興福無盡。法忍稱性之所招故。後能於如是下。辨其業用。於中三。初正顯業用。次令見同益。後使其目驗。初中二。先總。後別。今初。謂此一是即多之一。此小是即大之小。融同法界。無盡緣起。故用無不應。應無不益。而其法界。體無增減。又忍必自卑。故名為小。法忍同如。一味無二。內空外假。為器利用。忍包無外。隨出無盡。二種種甘美下別顯。於中三。初益眾生。二益二乘。三益菩薩。初中二。先顯飲食。後如出飲食下。舉一例餘。二善男子假使東方下。明益二乘。二乘雖則不立忍名。亦忍人空。同入法性。盡無生故。三又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