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初句總。願不捨離下別。有五願。諸觀行人。應放此修。離此觀修。見亦非勝。
  [○@、]四善財童子具足圓滿下。正明見證。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即見下。正明見證。於中二。第一得益因圓。第二位滿齊佛。
  △前中四。一見身得益。二摩頂得益。三顯因深廣。四觀用無涯。
  [○@△]初中二。先見勝身。後得深益。前中四。一總見勝德身相。二別見毛孔出生。三重觀體內包含。四結通體用周遍。今初。由前於菩提場師子座前起觀想故。還於此見與諸如來平等無二。即等覺相。餘並可知。二善財童子見普賢身一一毛孔下。見毛孔出生。實則無盡。略顯二十一門。即出三世間。由前起觀等虗空心。故此所見。等於法界盡虗空界。是知隨心各見分齊。(下第三十九經)三爾時善財童子下。重觀體內包含。於中二。先結前生後。後重復觀察下。正顯觀見。於中二。先明見處。略舉三處。一身分者。全對於身。即頭等六分。二支節者。乃至一指一節。三毛孔者。遍上二類毛孔。意謂。但觀頭時。頭中見法界。觀指一節。一節中見法界。觀一毛孔。毛孔中見法界。故三重舉之。此即一毛含容無盡遍也。後悉有三千下。明其所見。於中亦二。先見三千。後如見此世界下。類通橫竪。謂十方三際。相續不斷。明念念見。各各差別。約相不壞。互相涉入下。性相無[得-彳]。以性融相。故相涉入。不壞本相。故不雜亂。四如於此毗盧遮那下。結通體用周遍。於中二。先所遍處。文有四重舉類。一舉此會。類勝蓮華。二舉蓮華。類於東方。三舉東方。類盡十方。四舉十方。類諸塵內。此則如理之遍。後於彼一一下。結處中之身。則如理之此。包即所遍一切剎處。全在能遍毛孔之中。毛中所有。皆遍此處。重重重重。無盡無盡。以為普賢難思身相。二爾時善財童子下。得益。既得智度。已彰地滿。況十無盡。
  [○@△]第二善財童子既得是已下。明摩頂得益。於中分三。初摩頂示普法界灌其頂故。次善財即得下得益。前向外觀。故得智度。摩頂內證。故得三昧。十句之中。一得主定。二攝眷屬。餘辨定用。後如此娑婆下結通。良以善財等普賢故。處處得益。
  [○@△]第三爾時普賢下。明因深廣。顯果勝故。於中三。一問答審見。二正顯因相。三結因成果。今初。謂上之果。屬下之因。二普賢菩薩下。正顯因相。於中分三。一總明求菩提行。檀為行首。故偏明之。二善男子我於下。離過成德行。即餘九度。先及顯五度。初即是戒。不生瞋害是忍。未曾一念離菩提心下是進。無障[得-彳]心是禪。不起迷惑是般若。唯住下順顯後四。三善男子我普嚴淨下。總明悲智行略舉四行。文分為四。一正舉四行。謂一嚴土行。二攝生行。三事友行。四求法行。二善男子我法海中下。反顯求法殷重。一文尚無不捨況全部耶。以其一文即是一切一故。如海一滴。三善男子我所求法下。順明求法。所謂成上嚴土攝生。上亦廣於方便願智。四我如是等下。總結無盡。三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下。結因成果。於中。先結因。有十一句。以有成果之功。故云力也。亦顯力度。後由此等故下明成果。
  [○@△]第四善男子汝見我此下。觀用無涯。於中三。一舉益勸觀。二觀見奇特。三校量顯勝。初中有三。一標。二釋。三結。初標可知。二善男子我此妙身下釋。謂因深難見故。於中復三。初順明難見。次善男子若有眾生未種下。及顯難見。後善男子若有眾生得聞我名下。明見聞之益。於中四。一不退轉益。二或有眾生一日一夜下。成熟之益。根有利鈍。障有淺深。故遲速不同。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下。總結多門。四復次善男子下。彰見遠果。謂生身剎。淨剎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義。一約法性。與剎為體。名清淨剎。與身為體。名清淨身。能依有殊。所依體一。欲顯體一。故言生身。二約相用。剎謂身所依剎。身謂身內之剎。欲顯身剎本相融故。三善男子汝應觀下。總結勸觀。
  二爾時善財下。觀見奇特。於中三。初見毛內含三世間。次又見普賢菩薩於一一世界下。見普賢身徧剎大用。此剎即是毛中之剎。後時善財下。善財自見等普賢化。
  三善財童子所見下。校量顯勝。於中三。初校量善根。次善財童子從初下。校量入剎。後善財童子於普賢下。總顯諸門超勝之相。於中二。一別明橫豎深廣。二總彰平等周遍。今初。總有十海。文分為四。前三別明。後七結例。一明剎海。一步超過。顯其橫廣。盡未來劫。明其豎長。猶不能知。顯其甚深。藏約包含。海約深廣。二亦不能知佛海下。明佛海。三亦不能知菩薩下。菩薩海。四亦不能知入眾生界下。結例七海。一眾生界海。二眾生根海。三教化調伏海。四覺悟成就智海。五神通海。六諸地海。七諸道海。如是下。總結不知。稱法界德無有障[得-彳]無窮盡故。二善財童子於普賢毛孔下。總結平等周遍。不動者。謂不從此至彼從彼至此。不出者。非此剎沒彼剎中出。亦非彼沒此剎中出。不動而遍故。即動而靜故。出沒相如故。此彼相即故。彼此相在故。彼此炳具故。祕密隱顯俱時成故。帝網重重皆不動故。
  △第二當是之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