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殊特(至)亦如聚墨對閻浮金。
  △三物機驚怪。
  時諸眾生或作是言(至)種種思惟無能解了。
  △四告語佛興。
  爾時普賢菩薩在彼輪王(至)法雲音幢菩提樹下。
  △五女發大心。
  時聖王女蓮華妙眼(至)常得不離此善知識。
  亦是入法因。
  △六父王詣佛四。初身處虗空。
  善男子時轉輪王(至)欲令眾生俱往見佛。
  △二以偈讚引。十偈分三。初總勸。
  以偈讚曰如來出世間普救諸眾生(至)往詣導師所。
  △二釋勸。
  無量無數劫乃有佛興世(至)一切無空過。
  △三結勸。
  今當共汝等往觀調御尊(至)恭敬而供養。
  勝故應往。
  △三廣興雲供。
  爾時轉輪聖王說偈讚佛(至)於虗空中周徧嚴飾。
  △四至彼修敬。
  到已頂禮普智寶燄(至)普照十方寶蓮華座。
  △九德女修因三。初嚴具奉佛。
  時轉輪王女普智燄(至)諸莊嚴具持以散佛。
  表修萬行。向佛果故。
  △二見佛現變。
  時莊嚴具於虗空中(至)種種如來契經雲。
  表因小果大故。
  △三覩變獲益。
  既見是已其心清淨生大歡喜。
  △十聞經得益三。初佛為說經。
  普智寶燄妙德幢王(至)微塵數修多羅而為眷屬。
  從總相為名。
  △二正明聞益三。初得三昧益。
  時彼女人聞此經已(至)彼三昧心亦復如是。
  上總。下別。
  所謂現見一切佛三昧(至)普詣一切清淨佛剎三昧。
  △二得大心益。
  得如是等十千三昧(至)徧緣一切方海心。
  即悲智等心。
  △三成大願益。
  一心思惟普賢大願(至)成就普賢所有大願。
  上之三益。即調伏眾生。解脫三事。皆調伏之法故。
  △三顯發昔因。
  時彼如來復為其女(至)一心趣向一切智位。
  △二明發心之始。
  義男子復於此前。
  即得法劫之前也。顯前得法。非無因也。
  過十大劫有世界(至)成熟於我令生歡喜。
  △三結會古今三。初結會得法時身。
  善男子於意云何(至)時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
  △二結發心之始。
  我於彼時身為童女至我於彼時初始發心。
  △三正結得法。
  次復引導令我得見(至)聽聞說法依教修行。
  此方詶其名。即前三益。
  △二別答修行淨治。前有聞法修行。是得法之前。此是得法之後。於中二。初別舉大光劫三。初總明。
  善男子過彼毗盧遮那(至)我皆承事恭敬供養。
  △二別顯。
  其最初佛名大悲幢(至)我皆聽聞受持不忘。
  其中經名。說者當演。
  △三顯其最後。
  善男子如是次第(至)名法界方便不退藏。
  △二總顯諸劫三。初總標。
  善男子此世界中(至)我皆承事恭敬供養。
  △二得法修行。
  彼諸如來所說正法(至)入一切普賢行。
  △三見佛成行。
  善男子我依一切智光明故(至)以得一切智光明故。
  △二偈頌三。初舉法誡聽。
  爾時普救眾生夜神(至)為善財童子而說頌曰。
  善財聽我說甚深難見法(至)汝今應諦聽。
  即頌前標許。
  △二頌前正說。通頌得法久近及修行清淨二。初頌最初一劫。
  我念過去世過剎微塵劫(至)第十賢德佛。
  上之三十六偈。廣前長行。有一百一十佛。表十地等覺。各各以初佛為主。餘九為伴。
  △二頌前總顯諸劫。
  須彌塵數劫此中所有佛(至)入此解脫門。
  亦表智滿行圓。無非佛故。
  △三有一偈。舉因勸修。
  我於無量劫修行得此道汝若能修行不久亦當得。
  △三謙己推勝。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四指示後友。
  善男子去此不遠。
  亦以證同。又禪依進發。故云不遠。
  主夜神名寂靜音海。
  禪故寂靜。入俗演法。化物深廣。故云音海。然此神即普救之母。表真精進。却從定生。起心動念。是妄非進故。
  坐摩尼光幢莊嚴蓮華座(至)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五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百八(入第七十一卷經)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