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不斷佛種。普見有性故。
  善知一切諸佛興世授記次第名號國土。
  知佛化儀。光普徹故。
  成等正覺轉於法輪無佛世界現身成佛。
  示現成佛觀彼無故。
  能令一切雜染眾生皆悉清淨。
  淨染機照其源故。
  能滅一切菩薩障。
  摧他障有智幢故。
  入於無礙清淨法界。
  證法界覺法性故。上之九句若約別明。初句為願。餘八為行。通說則皆普賢行願。宿誓今滿。如十大願。普賢行現緣所作。故總句云。成就行願。又此十句。十人通具。初句文云。皆悉成故。亦句各顯一人之德。當釋名故故。總句為普賢故。餘九如次。前已配釋。此段即是眾成就也。
  △二三昧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三昧。
  普賢入者。是會主故。說普行故。
  名佛華莊嚴。
  萬行披敷。嚴法身故。即以法界行門心海。為三昧體。持無限故。說法成行。發起為用。依此體故。
  △三發起分。
  入此三昧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種十八相動。
  先明地動警羣機故。
  出大音聲靡不皆聞。
  後顯出聲。令聞法故。前皆有加而無發起。此有發起而無加者。前表解從他緣。故有他加。此表行由己立。故自發起。又表行依解起。無別法故。所以不加攝解成行。亦須入定。聖旨多端。不可一準。
  △四起分。
  然後從其三昧而起。
  三義如前解釋。
  △五請分分三。初標問意。
  爾時普慧菩薩知眾已集問普賢菩薩言。
  當機眾集。說法時至。此為問意。何以前來諸會經文。先問後定。今乃翻此。此有二意。一說儀無定。前表重法感。而後應此明悲深。觀機欲說。眾既已集。故先入定。令知說主。二約所表所來意。明從相入實。以成正解。此中意明。依體起用。以成正行。故不同也。普慧問者。稱法界慧。能發行故。一人問者。行獨已成。非如解故。
  △二正顯問端。有二百問。其別行度世經。別作六番問答。番番之中。先問次答。動地現瑞。顯益證成。古來諸德皆依彼文。用科此經。以為六段。初二十句。問十信行。
  佛子願為演說何等為菩薩(至)何等為演說佛。
  △二有二十句。問十住行。
  何等為發普賢心(至)何等為變化。
  △三有三十句。問十行之行。
  何等為力持(至)何等為入無上菩提如海智。
  △四有二十九句。問十迴向行。
  何等為如寶住(至)何等為業何等為身。
  △五有五十句。問十地行。
  何等為業何等為身(至)何等為所行處。
  △六有五十一句。問因圓果滿行。
  何等為觀察(至)何故如來應正等覺示般涅槃。
  第四段中。句雖三十。以無礙用一句經文是總。標虗句故彼但有二十九句。此段有五十一句。此經前後。總經三徧。開說六位。此當第二約行說也。以普賢行該六位故。故度世經最初請云。唯願解說諸菩薩行。從始至終。令無疑故。彼經雖然不配信等。既云從始至終。末後復明成佛之事。則知決是六位之行。此經所以不將問答相間者。意取位中殊勝之行。不取位故。如不圓融。若剋定約位。何殊差別因果。此經上下及本業經等。判於六位。皆以十信未得入位十住為首。謂三賢十聖。等妙覺故。今此何以不開等覺。而取信耶。此有深意。彼及此前。意在於位。取位成說。今此文意。正明於行。十信之行正居行始。等覺之位有其三義。或攝屬前十地勝進。或攝屬後。即名佛故。或別開位。無垢地故。今為說行。是故攝屬因圓之中。經文雖有五十一句。唯後四句屬妙覺位。餘皆等覺。若爾此中依言依菩提心等。豈非發心住耶。此難尤非。第二段初發普賢心。豈非發心住耶。十信之初。豈無發心耶。故賢首云。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等。正是發心所依。不究斯旨。空張援據。
  △三結請為說。
  善哉佛子如是等法願為演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八十五(入第五十三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六說分。文二。初總告。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等諸菩薩言。
  △二正答前來二百句問。問一答十。以顯無盡。成其二千。普賢勝行故。英公歎云。雲興二百問。瓶瀉二千酬。釋此二千。略首五門。一約因果。二分行位。三顯普別。四明統收。五辨行相。前問例此。今初有四。一約大位。於六位中。前五為因。後一為果。或後四門為果。餘皆是因。二約細辨。一一行門皆徹佛果。故諸文末皆結得佛。是則二千。普通因果。三或總屬因。普賢行位示成佛故。四或皆屬果。下文多云。雖得成佛不斷菩薩行故。
  二分行位者。亦有四義。一束行成位。成六分故。二總屬位。以行並是位中行故。三總屬行。普賢行體不依位故。四一行徧通於六位。位位徧修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