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地由得無功用故。生於無生法忍之家。今此通三。兼顯凡夫悟解之心。亦名生家。因果無礙故。
  △二信聞成行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
  十句分為五對無礙。
  則能以平等智知無量法則能以正直心離諸分。
  即觀不礙於止。
  則能以勝欲樂現見諸佛(至)入平等虗空界。
  見佛不礙入法。
  則能以自在念行無邊法界(至)具一切功德。
  智行法界。不礙起福。
  則能以自然智離一切世間垢(至)入一切十方網。
  智不染世。不礙悲入。
  則能以大觀察知三世諸佛(至)入如是法不入而入。
  體絕三世。不礙用而迴向。不入而入。釋上入義。
  不於一法而有攀緣恒以一法觀一切法。
  復釋不入而入。智體即如。如外無法。而可攀緣。故無可入。心行處滅。寂然無入。不失照用故。恒以一如而觀諸法。故名而入。此二無礙方為真入。又一即是如。便於一中。已見一切。
  △二總結成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功德(至)得無師自然智。
  無師自然。即是佛智。
  △二偈頌。即屬第十見聞之益。不頌此段顯名受持。顯名受持後文自頌。此頌應在揀法異喻經文之前。以前長行。鉤鎻顯名。亦是見聞所得益故。若迴此偈於現瑞後。與後偈文。連環相續。文理甚順。四偈分二。初一頌法說。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見聞供養諸如來(至)要滅煩惱離眾苦。
  △二有三偈。如次頌前三喻。
  譬人吞服少金剛(至)得勝功德到佛智。
  △六現瑞證成。文二。初現瑞。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充滿無邊法界。
  先明此界動剎雨華及香雲等數。皆廣多者。法難思故。後類通十方。
  如此四天下如來神力(至)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二證成先果人。證後因人。證所以要具二種人者。法玄妙故。亦是因果交徹法故。亦是因圓果滿法故。前來諸會唯菩薩者。唯因行故。發心品中。唯果證者。果之本故。初心成佛。難信受故。隨義各別。所以互無。唯斯具二。今初分四。初現身。
  是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說(至)同名普賢皆現其前。
  △二讚說。
  而作是言善哉佛子(至)演說如來出現不思議法。
  △二引說證成。
  佛子我等十方八十不可說(至)一切諸佛亦如是說。
  此中兼明結通所說。一說一切說故。
  △四舉益證成四。初得因位圓滿之益。
  佛子今此會中十萬佛剎(至)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
  即十通及十定。
  我等皆與授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
  一生當得大菩提故。
  △二得發心益。
  佛剎微塵數眾生(至)佛剎微塵數劫皆得成佛。
  與遠記者。由機本願。不期速成故。又前明一生。即多之一。此辨多劫即一之多。一多圓融。何定劫數。妄生多劫。智日不遷。苟執短長。未期成佛。
  同號佛殊勝境界。
  謂緣諸佛出現境故。
  △三護持久遠益。
  我等為令未來諸菩薩聞此法故皆共護持。
  △四結益廣徧。
  如此四天下所度眾生(至)所度眾生皆亦如是。
  △二因人證亦四。初明集因。
  爾時十方諸佛威神力故(至)顯現一切智自在故。
  前果人證承於前來現瑞之因。故略不敘。今此要顯因果別。故廣出集因。
  △二明現身。
  十方各過十不可說(至)充滿十方一切法界。
  雖來自十方。而周徧法界。來即無來。
  △三辨其德用。
  示現菩薩廣大莊嚴(至)領受無量諸佛法。
  十句文顯。
  △四發言誠證。
  以佛神力各作是言(至)我等一切皆名普賢。
  皆同普者。普法同故。
  各從普光明世界。
  常寂光土。無不徧故。
  普幢自在如來所而來於此。
  本智高出。無所不摧。事理無礙世界與佛名字異者。要顯不失主伴故也。
  彼一切處亦說是法(至)諸四天下亦復如是。
  兼亦結通所說。
  △七以偈總攝。文二。初敘意二。初說偈儀。
  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菩薩大眾。
  △二辨說偈意。
  欲重明。
  欲重顯前十門出現。文有十句。句各一門。而約利生。為次不等。
  如來出現廣大威德。
  一成正覺。
  如來正法不可沮壞。
  二即法輪。
  無量善根皆悉不空。
  三是第十是見聞生善。上之三句正顯益故。
  諸佛出世必具一切最勝之法。
  四即第一出現之法。是前總門。
  善能觀察諸眾生心。
  五即是心。約智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