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間唯有一相。自下諸文並有依處。故文有五。
  佛子如來眉間有大人相。
  依處。
  名徧法界光明雲。
  顯名。
  摩尼寶華以為莊嚴(至)猶如日月洞徹清淨。
  明其體嚴。謂此相若收。則右旋如覆瑠璃之椀。若展則具十楞。有大光明嚴。唯一寶光具多色。中表皆空。即是洞徹。
  其光普照十方國土(至)復出妙音宣暢法海。
  明其業用。復出已下。即是法光。故此光名。從用而立。
  是為三十三。
  結數。
  △三眼有一相。
  如來眼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四。
  △四鼻有一相。
  如來鼻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五。
  △五舌有四相。初一即舌廣長相。
  如來舌有大人相名示現音聲影像雲。
  上顯名。下體嚴。
  眾色妙寶以為莊嚴宿世善根之所成就。
  宿善成者。此舉因嚴。偏此說因者。令譖演一乘故。
  其舌廣長徧覆一切諸世界海。
  即語其體。福德之人。舌長至鼻權佛至於髮際。餘大乘中。明現神足。方至梵世。或覆三千。今直語體。便覆一切。不假神變。次辨業用。
  如來若照熈怡微笑(至)徧一切剎住無量劫。
  演法之言釋上音聲。現佛之言。釋上影像。
  是為三十六。
  △二舌掌之相。
  如來舌復有大人相(至)猶如眉間所放光明。
  掌謂近根。次辨業用。
  其光普照一切佛剎唯塵所成無有自性。
  光照諸剎。令應度者無俟更假觀破摶聚。自曉佛剎。但合塵成。何性之有。
  光中復現無量諸佛(至)是為三十七。
  △三有二相。同在舌端。或居左右。或在上下。觀文業用。但有展卷。二義不同。今依此科。初卷佛海於舌端。
  如來舌端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八。
  △二展諸佛於法界。
  如來舌端復有大人相(至)是為三十九。
  △六上齶有一相。
  如來口上齶有大人相(至)是為四十。
  上齶既有。下亦宜然。或是梵本脫漏故也。
  △七牙有四相。
  如來口右輔下牙有大人相(至)是為四十一。
  謂左右上下四大牙故。故佛涅槃。四牙不碎。輔者頰也。亦有處云。煩車骨也。
  如來口右輔上牙有大人相名寶燄彌盧藏雲。
  名彌盧者。顯妙高故。
  摩尼寶藏以為莊嚴(至)於虗空中流布法乳。
  四中有法乳等三。同一演法。約資法身。名為法乳。
  法燈。
  照了萬境。故稱為證。
  法寶。
  令其圓淨。故稱為寶。即演三德涅槃之法。亦成三德涅槃之益也。
  教化一切諸菩薩眾是為四十四。
  △八齒有一相。
  如來齒有大人相(至)是為四十五。
  △九脣有一相。
  如來脣有大人相名影現一切寶光雲。
  上顯名。下體嚴。
  放閻浮檀真金色蓮華色。
  以脣色赤好。如日初出。紅蓮葉故。
  一切寶色廣大光明。
  次辨業用。
  照于法界悉令清淨是為四十六。
  上二各應分出上下。
  △十頸有一相。
  如來頸有大人相(至)紺蒲成就柔輭細滑。
  紺蒲者。形如林檎。紋有三約。如前已辨。
  放毗盧遮那清淨光明(至)是為四十七。
  △十一肩有五相。
  如來右肩有大人相(至)是為五十二。
  右二左三。或亦脫也。
  △十二胸有十二相。初一當中。
  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
  卍字正翻。應云吉祥海雲。謂以依形而立名故。先標形相。應迴[乏-之+(艸-屮)]字。安名之下。以屬體攝。無違前後。
  摩尼寶華以為莊嚴(至)是為五十三。
  △二右有五相。
  吉祥相右邊有大人相(至)是為五十八。
  △三左有五相。
  吉祥相左邊有大人相(至)是為六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八(入第四十八經下半)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十三手有十三相。文分為三。初九真語手相二。初五明右。
  如來右手有大人相(至)是為六十八。
  △二後四明左。
  如來左手有大人相(至)及眾妙相以為莊嚴。
  因陀羅網以為嚴者。即是網鞔之相。互涉入故。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至)是為七十二。
  右五左四者。或左脫一。或表右邊恒常用故。而前肩右二左三。相通正等。
  △二有二相。在左右指。
  如來右手指有大人相(至)是為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