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就。
  住於此地善觀察  隨其心樂及根解
  四有八偈頌說成就。於中初半偈頌智成就。
  悉以無礙妙辯才  如其所應差別說  處於法座如師子  亦如牛王寶山王  又如龍王布密雲  霔甘露雨充大海  善知法性及奧義  隨順言辭能辯說
  次二偈頌口業成就。其中諸喻長行所無。
  總持百萬阿僧祇  譬如大海受眾雨  總持三昧皆清淨  能於一念見多佛  一一佛所皆聞法  復以妙音而演暢
  後五偈半頌法師自在成就。於中初偈半頌持。
  若欲三千大千界  教化一切諸羣生  如雲廣布無不及  隨其根欲悉令喜
  次一偈頌說。
  毛端佛眾無有數  眾生心樂亦無極  悉應其心與法門  一切法界皆如是
  次一偈頌問答。
  菩薩勤加精進力  復獲功德轉增勝  聞持爾所諸法門  如地能持一切種  十方無量諸眾生  咸來親近會中坐  一念隨心各問難  一音普對悉充足
  後二偈頌受持兼頌問答。
  住於此地為法王  隨機誨誘無厭倦  日夜見佛未曾捨  入深寂滅智解脫  供養諸佛善益明  如王頂上妙寶冠  復使眾生煩惱滅  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  以三乘法化眾生  所行善業普饒益  乃至當成一切智  一念所入諸三昧  阿僧祇剎微塵數  見佛說法亦復然  願力所作復過此
  第二四偈頌位果。
  此是第九善慧地  大智菩薩所行處  甚深微妙難可見  我為佛子已宣說
  第三一頌結說。
  第九善慧地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三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卷第三十九

    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經
    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疏義
    明匡山法雲寺憨山沙門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第十法雲地。所以來者。瑜伽意云。雖於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在證受。今勤修習已得圓滿。故有此來。論云於九地中。已作淨佛國土及化眾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覺滿。此是勝故。以八九二地同無功用。故對之顯勝。有此地來。又一乘中居最極故。雲者是喻。略有三義。一含水義。二覆空義。三注雨義。約法就喻。則有多義。雲有四義。一喻智慧。二喻法身。三喻應身。四喻多聞熏因。空亦四義。一喻真如。二喻麤重。三喻法身。四喻黎耶。攝大乘論云。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此喻含水義。總緣一切法契經等智不離真如。如雲合空。總持三昧即是水也。又云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此喻覆空義。即以前智能覆惑智二障。又云推於法身能圓滿故。此有二義。一喻霪雨義。即上之智出生功德。充滿所依法身故。二喻徧滿。即前之智自滿法身耳。故金光明云。法身如虗空。智慧如大雲。而瑜伽云。麤重之身廣如虗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此同攝論第二義。而無性釋以智覆空。此以法身者智滿則法身圓滿。起信論云顯現法身智純淨故。本分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亦以法身喻雲。莊嚴論云於十地中。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徧滿阿黎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虗空。能以此聞熏習雲。於一剎那於一一相於一一好於一一毛孔雨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所化眾生。由能如雲雨法雨故。此從法身未及佛故。立賴耶名。瑜伽又意云。言大雲者未現等覺。若現等覺。能雨大雨作利益故。是則密雲不雨。含德而已。然諸釋雖眾。不出三義。謂以智慧含德。徧斷諸障。徧證法身故。所覆麤重即所離障。謂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此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故。斯即二愚。障所起業名大神通愚。障大智雲即悟入微細祕密愚。斷此障故。便能證得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謂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便成受位等行。具智波羅蜜。得化身三昧等果。即是雲雨。究竟成佛法身。及所證如。皆一所遍虗空。其旨一耳。
  淨居天眾那由他  聞此地中諸勝行  空中踊躍心歡喜  悉共虔誠供養佛  不可思議菩薩眾  亦在空中大歡喜  俱然最上悅意香  普熏眾會令清淨  自在天王與天眾  無量億數在虗空  普散天衣供養佛  百千萬種繽紛下
  次正釋文。文中三分。先讚請中有十六偈。前十三讚。後三請。前中亦二。前三偈但申供養。有三類可知。
  天諸采女無有量  靡不歡欣供養佛  名奏種種妙樂音  悉以此言而讚歎
  後十偈天女供讚。於中亦二。初一總標供讚。
  佛身安坐一國土  一切世界悉現身  身相端嚴無量億  法界廣大悉充滿  於一毛孔放光明  普滅世間煩惱闇  國土微塵可知數  此光明數不可測
  餘九正顯讚辭。於中亦二。前八讚佛德。後一勸修利益。前中亦二。前五讚大用自在。後顯自在所由。前中亦二。前二用益普周。
  或見如來具眾相  轉於無上正法輪  或見遊行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