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誑妄也。荒。蕪也。詭。詐也。謂此書文字。條理。優游自如。平和簡易。有如此之善。無孤危妄誕荒蕪無稽之言。邈慢詭詐異恠失據之事跡也。

實可以助入道之遠猷也
  此深言其効也。可。謂近可而有所未盡之辭。猷。法也。道也。謂此書其文平易。實可以與學者。助入道之法則也。以上為正宗分。下乃流通分也且將刊木以廣流傳。必有同志之士。一見而心許者。

予雖老死丘壑。而志願足矣
  且。權且也。將且然未必之辭。士。謂有行義之稱。許。謂允從也。丘者。士阜之高者也。壑者。有水曰澤。無水曰壑也。志者。心之所之也。願謂情希也。葢謂將此書刊木印造。以廣流傳而不滯止。如有與予同志之士。一見此書。心若允從者。予縱老死丘壑之中。而心志情願滿足矣。

東吳沙門淨善書
  東吳。蘇州郡名也。沙門。略梵謂也。全謂沙迦門曩。此云勤息。謂勤行善法。息滅諸惡。淨善乃序主諱。後學不可雙稱。當曰上淨下善也。是東吳人也。書者。如也。敘事如人之意也。又舒也。劉勰曰。舒布其言。陳於簡牘者曰書。

●卷上
  卷者。卷也。卷多而舒少也。上者。對待之義。有上則有下也。

明教
  杭州佛日明教契嵩禪師。字仲靈自號潛子藤州譚津李氏子。嗣洞山曉聰。清源下十世。七歲出家。十三得度。十九遊方。常戴觀音像一軸。日誦聖號十萬。率以為常。世間經書莫不徧覽。作原教論十萬餘言。儒釋之道一貫。以抗韓愈排佛之說。知開封府龍圖王公素。歐陽修。程師孟奏進。仁宗覽之嘉歎。付編修入藏。曰輔教篇三卷。賜紫衣方袍明教之號也。

和尚
  梵本正名鄔波迦。傳之于闐翻為和尚。傳至此土翻為力生。謂出家者。因師之力。而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故曰力生也。


  重也。崇也。


  心通曰道。又成名之謂道。即佛祖微妙之道也。在儒即允執厥中之妙道也。


  身正曰德。立身之謂也。僧有戒定慧。儒有孝悌忠信。皆謂之德也。

匹夫
  窮獨之稱也。三軍之中可奪帥。匹夫之志不可奪。註。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也。


  王去聲。凡有天下者。人稱曰王。又身臨四海曰王。

伯夷叔齊
  孤竹君之二子也。孤竹。即殷湯所封之邦君也。姓墨胎氏。名初。字子期。其子伯夷名允。字公信。季子叔齊名智。字公達。諡曰。伯夷叔齊也。其父將薨。遺命立叔齊。齊以天倫為重。我在位不義。伯夷以父命為尊。我在位不孝。二人俱迯。國人立其仲子為君。其二人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而歸之。文王卒。武王伐紂。二人叩馬首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平定。天下宗周。夷齊耻不食周粟。遂隱首陽山。採薇而食。卒之餓死。史咏云。孤竹夷齊耻戰爭。望塵遮道請休兵。首陽山倒為平地。應始無人說姓名。

夏桀
  名履癸。帝發之子。諡法。賊人多殺曰桀。荒婬無道。得施氏女名妹喜。作瓊樓瑤臺。極意取娛。酒池運船。糟堤可望十里。龍逢以忠諫不從而殺。殷湯有德。伊尹佐湯伐桀。桀戰不勝。奔三椶國。湯又從而伐之。放桀於南巢而死。自禹至桀。一十七世。歷年四百三十有二。

商紂
  名辛。亦名受。帝乙之子。諡法。殘義損善曰紂。得蘇氏女妲己。甚寵愛之。設酒池肉林。使男女躶形相逐其間。作長夜宮。一百一十日為一晝。用炮烙之刑。刳孕剒涉。造鹿臺。七年乃成。業害忠良。臣叔比干。竭忠而諫。遂剖心而死。太師箕子。徉狂而為奴。庶兄微子。為其亡仁。避而去之。後武王舉兵伐之。敗登鹿臺。蒙頭赴火而死。自湯至紂。共三十世。歷年六百二十九年。史咏云。積粟成塵竟不開。誰知拒諫剖英才。武王兵起無人敵。遂作商郊一聚灰。

周幽
  名宮涅。宣王之子。諡法。壅遏不通曰幽。殆政虐民。遂致岐山自崩。山川水竭。得褒人女名褒姒以寵之。乃貶申后。并太子宜臼。褒姒不好笑。於驪山舉火。戲媚褒姒之笑。後申侯怒。召犬戎殺於驪山之下。史咏曰。恃寵多矯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豈知一笑傾家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周厲
  名胡。夷王之子。諡法。殺戮無辜曰厲。王行無道。侈傲暴虐。國人謗之。王使衛巫監謗。但有謗者盡殺之。召公諫曰。塞下之口。遂上之過。恐為社稷憂。王不聽。國人叛之。禍及於王。王乃出奔於彘。太子幼。周召二公相和恊。共理國事。故稱共和也。小雅二十二篇。皆文武成康之善政。至此而盡廢矣。

喜怒
  唐太宗曰。桀紂。天子也。以桀紂之名。加之於匹夫則怒。顏閔匹夫也。以匹夫之名。加於天子則喜。所貴在德。不在位也。


  憂也。

○聖
  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