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羣書。有大辯才。作林間錄。僧寶傳也。


  遠也。

浮沉
  上現也。下隱也。

聖人言
  史記孔子適周見老子。老子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今送子以言也。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宏遠。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為人臣子。可不慎乎。孔子敬奉其教。自周返魯。道稱尊矣。

○箋
  傳之未盡曰箋。

參差
  不齊之貌。乃言行相違也。

○行
  言乃行之實。行乃言之表。

鄙樸
  誠實也。

辭盡下
  唐德宗貞元十年。兵部侍郎陸贄諫曰。明王不可以辭盡人情。不可以意選進士。進退隨憎愛之情。離合繫異同之趣。是由捨繩墨而意裁曲直。弃權衡而手揣重輕。雖曰精微。不能無謬。


  不期遇也。

耀乘珠
  魏惠王曰。寡人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數枚。齊王曰。吾有四臣。照千里之外。豈特十二乘也。魏王有媿色。

學易
  聖人雖生知。未甞自言無大過。似有小過在。雖是謙辭。而道理實無窮盡也。劉聘君見元城劉忠定公。自言。甞讀他論加作假。五十作卒。葢加假聲相近。而誤讀。卒於五十字。相似而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記作假數年。我與易道則彬彬矣。加。正作假。而無五十字。葢孔子年七十矣。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為言爾。故聖人冀永年之窮經。庶所行之無咎。

契經
  梵言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機。乃契理合機之教。

品物
  言高低大小利鈍之人。不可遺棄也。

巧梓輪桷之用
  梓。木匠也。輪。車輪也。桷。榱桷也。葢巧梓用木之際。隨其木性而用之。枉者可以為輪。直者可以為桷。使不廢其材也。昔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斵輪於堂下。釋鑿而問曰。敢問君之所讀者何書。公曰。聖人之言也。扁曰。聖人在乎。公曰。聖人死矣。扁曰。然君所讀者糟粕耳。公怒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譏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扁曰。以臣事觀之。臣當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口不能言。有數存焉。臣不能諭臣之子。子不能受之於臣。臣年七十而老斵輪。古之斵輪者。與其不可傳而死者多矣。故君之所讀者糟粕耳。桓公大喜。出莊子。

良御
  使馬之人也。善使馬者。稱而作之。

駑驥
  上即鈍馬也。下即良馬也。

失性
  各得遲疾之宜。使不失其所賦性也。

繩墨
  梓人所用者也。木若得之。則曲直分明而見矣。

○庸流
  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人以托身。不立行以自定。見小措大。而不知所務。從物而流。不知所執。故曰庸流。

○勃
  色變也。


  才笑切。以言相責也。

瑯琊
  徐州瑯琊。廣照慧覺禪師。洛陽人。嗣汾陽昭禪師。南嶽下十世。

范希文
  姓范。名仲淹。字希文。汝南人。宋仁宗慶曆中。拜為參知政事。諡文正。


  音民。錢串也。

○瑞光
  寺有四瑞。謂鍾皷自鳴。寶塔放光。瑞竹交加。白龜聽法。故稱曰瑞光。即今之臥佛寺也。


  行也。


  門限也。

上人
  內有智德。外有勝行。在人之上。故稱上人。


  即嘉興府。

○以卑自牧
  象曰。謙謙。君子以卑自牧也。卑者。謙之至也。謂君子以自謙自卑之道。自牧自處也。

自樂
  養道自樂處。不願為人。以道為懷。


  但也。


  少也。

色斯舉矣
  鳥之為物也。見人顏色不善。則飄然而逝。回翔審視。至彈射不驚之處而後下之。世人見機而作。亦當如此。

○淫
  流蕩之過也。

謙光
  位愈高而心愈下。則尊而且光。

寧克
  豈能也。

○純誠
  精一無雜曰純。真實無妄曰誠。


  或然之辭。


  信也。

○圓悟
  成都府昭覺寺。佛果克勤禪師。彭州駱氏子。嗣五祖演禪師。

○保
  全守曰保。

誠信
  心實曰誠。乃信之體也。言實曰信。乃誠之用也。

惟天下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