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刑名以救德教之不備。兵乃戮寡而救多。皆仁術也。子何俱非之。對曰。考之出世之典。徵之治世之經。未有不聞大道。而善用者也。如善用之。自非聖人莫能焉。
  夫廓然無朕。奚吉奚凶。陰陽既不可以籠罩。禍福豈可以雌雄之哉。噫。介爾有知。萬物生焉。是以觀爻象可以推休咎。聽音聲可以定吉凶也。若然者。一心不生。則三藏六經。惡能筌蹄之乎。
  夫深山重淵。蛟龍虎兕之所恃也。多財高位。富姓貴耀之所恃也。然蛟龍虎兕。富姓貴耀。皆不能免其患者。以恃賈之耳。雖然外天下者。則不可悅以富貴。外富貴者。則不可辱以貧賤也。噫。恃潔而高世。賈患而傷生者。名乎非名乎。若然者。則蛟龍虎兕不為暴。富姓貴耀不為貪。而至暴至貪者。非外天下忘富貴者乎。
  夫榮之賈辱。利之賈盜。人皆易知也。而名之招忌。德之招謗。道之招毀。知而未真乎。果真知乎。非真蹈其閫者。豈易知哉。
  天下皆慕富貴。而厭貧賤。皆惡饑寒。而好飽煖。殊不知非貧賤饑寒為之地。則富貴飽煖何自而來哉。
  夫旱極則水至。澇極則旱來。是以聖人履霜而知氷。驗來而知往也。若然者。未至其極。猶可備之。既至其極。極則不返。備之何益。
  凡為之於未有。一為而萬成。萬成而一不損。損則萬亦何益。以其不損。謂之益矣。
  夫招生死者身也。招好惡者心也。生死之與好惡。聖人痛患之。以其患之。患無所患也。眾人不患之。故患患之耳。今有人於此。雖未能即去其招。知招為患之媒。以其知之。媒日疎矣。於是知疎媒者。雖未齊聖。聖由是始也。
  夫惺之與夢。晝之與夢。天乎人乎。在天則謂之晝夜。在人則謂之惺夢。故知此者。天亦可也。人亦可也。若然者。天之與人。在我而不在造物明矣。
  吾甞思天之上。更有何物。思地之下。載我者誰乎。思之。思之。又思之。思不及處。則不可以口門吐矣。又豈可以言語形狀之哉。雖然真悲者無聲。真親者無情。故聲容情生。則天地大而我細矣。
  夫榮者夢辱。富者夢盜。饑者夢食。渴者夢飲。勇者夢怯。怯者夢勇。南人夢舟。北人夢馬。天機深者夢山水雲物。以其所嗜不同。故夢之各別耳。是以至人達此。知天地可以反復。山海可以移易。死生可以遊戲。故曰悟唯識者。可以紹佛祖之位。
  或問余曰。布袋和尚何笑之多哉。曰怕人恠耳。問者聞余言。以為紿而不信。是不知圖大事者。慮必遠。行遠道者。輜必重。布袋和尚。與雙林傅大士。皆彌勒化身也。此老為當來之佛。任釋迦之東宮。事非細矣。若不深思遠謀。則臨時悔無及也。問者曰。吾聞子之言。若深告我者也。苦僕根鈍識昏。卒未能領略。乞詳而示之。予復謂之曰。子知之乎。傅大士制藏輪。布袋和尚以笑面對人。盖慮娑婆化周。龍華將始。若不預培眾生般若之因。結天下歡喜之緣。則臨成佛時。機感愚癡。眾生多瞋。愚癡則聞法無益。多瞋。則行慈不普。兩者聖人之重責。重責不慮。成佛何為乎。且眾生以十分言之。識字者寡。而不識字者多。順之則喜。逆之則瞋。故寄廣長舌於輪藏。結歡喜緣於笑面也。若然者。六根皆眼。逆順皆春。故以眼見輪藏者。耳聞輪藏者。手摸輪藏者。身觸輪藏者。意緣輪藏者。若口贊。若口毀。皆於輪藏培般若因。此既培之。彼則成之。故布袋之笑。乃英雄之賣憨也。傅大士之制輪藏。乃豪傑之網羅也。余故曰。圖大事者謀必遠。涉遠道者輜必重。問者感泣而謝焉。
  凡善笑者必善哭。善走者必善蹶。是以飛廉惡來。皆不得其死。韓娥秦青。世皆以能謳聞。若然者。則布袋和尚之笑非笑也。屈原之愁非愁也。予以是知彌勒以笑說法。三閭大夫以愁得道也。至於仲由結纓而死。死非真死。飛廉之與惡來。非真死可乎。
  窓前有松。天上有月。風搖窓影。不知者。夜見之疑以為鬼。怖而失聲。求救旁人。人曉之曰。非鬼也。月上窓明。風搖松影耳。何故妄怖。怖者雖聞其言。終疑著鬼。至於黎明日上。躬自驗之。不覺失笑。始悟非鬼也。嗚呼。窓閒之影。夜見之即疑為鬼。晝見之則不以為鬼。影非有二。見者一人。何自起自倒若是乎。夫十方依正三世。猶窓閒之影耳。凡夫見之以為有。二乘見之以為空。菩薩見之以為心。故曰。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
  吾少時。但知人有過。不知己有過。既長。雖知人有過。亦知己有過矣。久之。但知己有過。不知人有過矣。
  水不自清。人清之也。人不清之。水自清也。譬夫心不自明。人明之也。人不明之。心自明也。噫。雖不自明。謂之無明可乎。
  心有四德。常樂我淨是也。常則無生滅。樂則無好惡。我則無主宰。淨則染不得。故得常者。天地毀而不老。得樂者。眾苦交而超然。得我者。造萬有而無心。得淨者。處五濁而清泠。雖然四者。即心之有乎。離心之有乎。離即之有乎。三者辨。則四德可言也。
  一日忽覺身心超然。從夕至旦。此樂不失。偶觸逆境。便不超然也。病在覺故。如樂不覺。則苦亦不覺矣。噫。覺之為害也若是。況不覺乎。
  夫饑而得食。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