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之妙。與一切人解粘去縛。拔楔抽釘。使人人明自心。見自性。直到安樂之地。然此心能建立一切法。無一法不從心之建立。所謂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是道也。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至於左右逢原。豈有他哉。然三教聖人同一舌頭。各開門戶。鞠其旨歸。則了無二致。惟禪宗乃教外別傳。超出語言情識之表。謂之無門之門。須得其門而入。若果入得無門之門。則盡大地無不是門。方能出入卷舒。得大自在。
  只將上來舉揚一言一句。一問一答。契佛契祖。契聖契凡功德。恭為恭聖仁烈皇太后上助僊游。仰惟皇太后始居中殿。至處東朝。崇信佛乘。深悟教理。神機獨運。慧性圜明。來示母儀。去登果位。伏願仙樂凌空上升於兜率。金蓮捧足即證於菩提。復耀慈光。保佑邦國。恭願皇帝陛下壽山增峻。福海彌深。蕩蕩無為。元元自化。中宮皇宮皇妃滿宮天眷伏願千祥併集。萬善咸臻。秀育元良。益隆國本。(臣)僧輙罄丹誠。更舉一則因緣。記得神宗皇帝為慈聖光獻皇太后上仙。齋千法師於慶壽殿。宣十方淨因禪院淨照禪師陞座。時有僧問。太后仙游。今在何處。淨照禪師曰。月落不離天。(臣)僧借水献花。輙成一頌。聲前得句盖乾坤。的的無私妙不痕。碧落磨銅見秋色。桂輪高潔鎮長存。冐凟聖聰。下情  無任激切屏營之至。下座。
  皇帝大悅。厚加錫賚。謝恩下殿。

  徑山無準和尚入內陞座語錄(終)
徑山無準禪師行狀

    粲無文撰
  師諱師範。號無準。生於蜀之梓潼雍氏。九歲依陰平山僧道欽出家。經書過目成誦。而又喜閱宗門語要。師兄澄道印有聲講席。每以機緣詰之。師應答如響。甞因誦經次。遽問曰。看什麼經。
  師舉卷曰。如是經。印惘然。
  師一日以女子定話問印。印以義訓解釋。師笑而已。
  紹熈五年十月。登具戒。即欲南詢。母何氏病篤。師刲股救療。明年次成都。坐夏正法。首座老堯。瞎堂高弟。道行四川。師請益坐禪之法。堯曰。禪是何物。坐底是誰。師受其語。晝夜體究。一日。如廁提前話。有省。
  六年秋。次荊南玉泉寺。有言老宿者。甞參大慧。覺老宿。見璉窮谷。師周旋二老間。多獲其言論風旨。明年辭去。見保寧全無用.金山奇退庵。退庵問曰。遠來何為。
  師曰。究明己事。
  退庵曰。生死到來時如何。
  師曰。渠無生死。
  退庵曰。參堂去。
  久之。遊四明。依育王瑞秀巖。時佛照禪師居東庵。印空叟分座。法席人物之盛。為東南第一。如覺無象.康太平.淵清叟.琰淛翁.權孤雲.嵩少林輩皆在焉。有老深首座者。蜀人。久病。師為執侍湯藥。深平生惟一喝用事。佛照問疾次。謂深曰。深首座何不下一喝。深却喝。
  佛照曰。猶作主宰在。
  顧謂師曰。何處人。
  師曰。劒州人。
  佛照曰。帶得劒來麼。師隨聲便喝。
  佛照笑曰。者烏頭子也亂做。師年方二十。而臨機不屈類如此。
  貧甚。無資薙髮。故佛照室中常以烏頭子目之。空叟嘗指師謂眾曰。範年方二十。更二十年未可量也。已而絕錢塘。見岳松源於靈隱。往來南山。屢入充肯堂室。棲遲此山六年。游吳門。謁萬壽修無證。
  時先破庵住西華秀峯。遂往依焉。堂僧十餘輩。皆飽參宿學。有純顛者。於入室次。橫機不讓。破庵打至法堂。且欲逐出。師解之曰。禪和家爭禪亦常事。何至如此。
  破庵曰。豈不聞道。我肚飢。聞板聲要喫飯去聻。師聞其語。不覺白汗浹背。
  無何。辭往華藏。依演遯庵。三年。復還靈隱。破庵居第一座。齋餘同遊石筍庵。庵之道者請益曰。胡孫子捉不住。乞師方便。
  破庵曰。用捉他作什麼。如風吹水。自然成文。師於侍傍。平生礙膺之物不辭而去。
  約齋張公鎡以廣惠新創。請破庵開山。師偕往。執侍三年。散席。同登徑山。又三年。破庵過天童掃密庵塔。偕師絕紅。逮其赴穹窿。師留天童。依觀息庵。俾歸藏司。不就。破庵退穹窿。歸徑山。師往省候。破庵遷寂。付密庵法衣.頂相。師不受。惟領圓悟墨跡及密庵法語。既舉喪。遂訪舊友巖雲窠于穹窿。與首眾雲窠遷瑞光。復居板首。
  無何。泉高原有四明梨洲命。高原謂人曰。範首座肯往。吾當一行。不然。雖兜率內院。不往也。師遂與俱。四明諸山以仗錫為高絕。而梨洲距仗錫又二十里。寺在絕頂。高寒荒落。非人所居。師婆娑其上。三年如一日。麻麥粟豆僅給日食。而未甞有飢色。
  既而以台鴈未到。拉月石溪同游至瑞巖。時雲窠領住持事。留分座。忽夜夢偉衣冠者。持把茅見授。翌日。明州清凉專使至。師以倦游。力拒其請。適數僧來訪。自言舊業清凉。幽邃深靖。古稱小天童。寺之護法者。茅其姓。靈異甚著。師省前夢。乃易書受請。入院。見所謂伽藍神。衣冠人物與疇昔所夢無異。陞堂開法。一香供破庵。真借庵時寓育王。以師開堂語舉似秀巖。秀巖驚異曰。始終作家。且曰。之人也。清凉不可久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