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窺他。正恁麼時。大溈尚不肯草草放過。復教他問如何是佛。隨掩其口。溈乃點頭。古人為人。十分嚴密如此。大眾何不體取。若在者裏透得過。何禪可參。何道可學。還消說什麼。者事人人具足。爭柰有人飯籮邊抵餓。覓即知君不可見。不離當處常湛然。珍重。
  說菩薩戒示眾。即心是佛。即心是法。即心是僧。即心是戒定慧。情與無情。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無實性。所謂諸法實性。即汝心是。楞伽云。諸法無法體。而說惟是心。不見於自心。而起於分別。所以一切諸法。依心建立。心外無有法可得。法外無有心可得。是謂心法一如。無心無法。諸佛子如此者。即是金剛寶戒。佛性種子。諸佛本源。菩薩根本。眾生若得此戒。即頓入佛位。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戒之大意。祇在防非禁惡。護持本有清淨自心。若識自心。心外無有一法為緣為對。既無緣對。便無所犯。既無所犯。亦無能持。無能無所。始名持戒。爭柰一切眾生。迷本淨心。遂有根塵等法。既有諸法。又生愛取諸趣。發動身口。造一切業。既有業因。寧逃於果。所以三塗苦報。輪迴生死。無有紀極。然而窮詰本源。實無根緒。此迷無本。性畢竟空。眾生不知。妄受繫縛。我佛出世。生大憐愍。於上根者。直示本心。俾得醒悟。中下根者。方便提獎。教伊止惡行善。乃有戒法。應作不應作。是持是犯。種種名相。若大力量人。豈有者等閒家具。佛之一字。尚不喜聞。更喚什麼作戒。然雖如是。大須實落始得。不然。畫虎成貍。莽莽蕩蕩招殃禍。其害不淺。所以此戒。非初心可忽。涅槃喻如浮囊。遺教再三丁寧。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佛在世。良以生滅界中。未能頓超方便。直下無心。若無戒善。終不成就。則必墮落。人天之報尚且難期。況於諸佛無上菩提。是以從迷返悟。戒實資糧。從因向果。戒為初步。至於內護自心。外護譏嫌。自利利他。猶為菩薩行願。從來學佛之士。頂戴奉持。如饑得食。如渴得飲。如貧得寶。如裸得衣。誠非無故。諸佛子。當於此寶戒。生珍重想。勿令有犯。雖云無心則無戒。然須知無心始可得戒。有心者常犯戒故。無戒始可得心。有戒者常繫心故。無心之心。乃真佛心。無戒之戒。始為性戒。此心此戒。無二無別。佛之授受。祖之相傳。惟斯祕密。非與人天及餘二乘諸戒律儀而可比量。涅槃云。我皆安置諸子於祕密藏中。祕密藏中具足三德。三德圓滿。一心呈露。由是萬行莊嚴。華嚴性海。重重無盡。亦非於自本心。別有毫頭增入。昔世尊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歎云。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無礙智無師智。即得現前。諸佛子。汝等但看離妄一句。世尊真切拈出。教人直下無心。汝若無心。更有何事。德山云。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虗而靈。空而妙。若毫端許言本末者。皆為自欺。起信論云。一切諸法。惟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如是則內自無心。外自無境。心境俱亡。戒從誰立。諸佛子。既無戒可得。畢竟喚作什麼。良久云。咄。且受戒去。

  茶話

  廣慧茶話。山僧到此。承王居士。暨大行殷勤。山僧沒有什麼說話。大眾有疑請問。眾無語。師乃云。山僧自小學道。將三十年。實無有法可得。祇信得自心。及心外無有一法。可得佛佛相傳。祖祖相授也。祇是信得自心。及于今佛法凋零。諸方每說什麼法身邊事。法身向上事。山僧者裏。都無宗門下事。無可商量。若是大根器人。言下知歸。方有箇商量處。更不可特地起波濤也。古人道即心是佛一句。滿口道盡。亦是事不獲已。今人多是將心學道。將心求法。若將心學道。將心求法。窮劫盡形。終不能得。為何如此。祇為心外實無有法可得。心外若有法可得。是名外道。大眾。切須自己轉變。自己回頭始得。良久云。大眾沒有什麼問。山僧沒有什麼答。更妙得很。珍重。
  廣慧茶話。識心達本原。故號為沙門。大眾還識得心麼。若識不得。生死到來。如何回互。昔有僧問洞山。寒暑到來。如何回避。山云。何不向無寒暑處回避。僧云。無寒暑處。怎生回避。山云。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大眾作麼生會。若會得者話。方有箇回互處。壯色不停。喻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莫說人世富貴功名。沒有長久。就是出家兒。沒有世緣。幾十年光景。也易過去。何不趁色力康健。討箇著落。須是回光達本。有箇出身之路始得。僧問。某甲不識心。請和尚慈悲。師云。慈悲在你那裏。僧問。金剛經四句偈。不知是那四句。師云。不離闍黎問底。進云。不會。師云。你不會。是謗經毀法。僧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師云。我者裏。也沒有清淨本然。也沒有山河大地。今晚廣慧當家印初。請山僧喫茶。會麼。僧罔措。僧問。阿賴耶識。末那識。六識。某甲心未了。求示安身立命處。師云。你是看教乘來。教乘與宗乘不同。我宗門中。總無此話。進云。心性意識。是同是別。生天墮獄。為是心去性去識去。師云。者裏心也無。性也無。識也無。進云。恁麼則寒灰枯木也。師云。寒灰枯木。怎會說話。怎會在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