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涅槃。二边俱空。即是中道不空正体。所以凡外二乘。皆名为愚。不能了达此实际也。非真佛子。何能因言证入。不滞言说及所说哉。第八言说妄想门竟。
  
  
  第九离四句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诸地相续。渐次上上增进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无开发本愿。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唐云。以无功用本愿力故。如如意宝。普现一切无边境界。)自心现趣部分之相一切诸法。(唐云。一切诸法。皆是自心所见差别。)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疏曰。言四句者。谓不达自心现量。心外无法。妄想分别诸法各有自相共相。或言定一。或言定异。或言亦一亦异。名之为俱。或言非一非异。名为不俱。此是一种四句。又或言有。或言无。或言亦有亦无。或言非有非无。复是一种四句。又或言常。或言无常。或言亦常亦无常。或言非常非无常。复是一种四句也。若离此种种四句。则一切外道所不行。惟是自觉圣智所行。以了达心外无法。实无自相共相可得。故得入于笫一真实之义。从欢喜地。至如来地。自觉已圆。能以本愿觉他无尽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之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哀愍一切诸天世人。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破外计。二申正法。
  
  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
  
  初又三。初总明邪计所起。二别说十二譬喻。三结劝应离。
  
  今初
  
  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著妄想。(魏云。愚痴凡夫。不能觉知唯自心见。执著外诸种种法相以为实有。是故虚妄分别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因自心熏习。依虚妄分别心故。唐云。凡夫无智不知心量。妄习为因。执著外物。分别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等一切自性。)
  
  
  疏曰。此总明凡外邪计。由于不达唯心也。
  
  
  二别说十二譬喻。又分为二。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计。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计。
  
  今初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魏作热阳焰。唐作热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性。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妄见摄受。
  
  
  疏曰。初群鹿逐焰譬。譬三毒取境而起邪计也。
  
  
  如乾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唐云。非城。非非城。无智之人。无始时来执著城种妄习熏故。而作城想。)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著。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
  
  
  疏曰。二计著干城譬。譬妄习取不实境也。海气所现。不可登临。故非有城。令起城想。故非无城。
  
  
  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自身入中。觉己忆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梦忆念不舍。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梦自心现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疏曰。三追忆梦境譬。譬不达依正皆唯心也。
  
  
  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来外道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自坏坏他。余(唐作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言无。谤因果见。拔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唐云。欲求胜法。当速远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疏曰。四画像有无譬。譬断常邪见也。正法念处经具明心为画师。画作六道种种五阴是六道皆如画像。本无实法。而彼反计为有高下。起四句执。至于出世圣人不复画作六道五阴。乃离有无无生之论。而彼不能见故。反说为无。夫说六道实有。如计画像高下堕建立常见也。说出世无生为无。如不见画。并说画师纸笔胶色皆无。堕诽谤断见也。
  
  
  譬如瞖目。见有垂发。(二作毛轮)谓众人言。汝等观此。(魏云。为他说言。如是如是青黄赤白。汝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