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二行慈境界。三无悔热。四守护诸根。五得无食喜。六离爱欲。七修禅不空。八解脱魔羂。九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般若有十利。一不取施相。二不依戒。三不住忍力。四不离身心精进。五禅无所住。六魔不能扰。七他言论不能动。八达生死底。九起增上慈。十不乐二乘地。复次四事应修檀。一破悭贪故。二庄严菩提故。三自他利益故。欲施。施时。施已。皆欢喜。名自利。饥渴者得除。名利他。四得后世大善果。谓尊贵饶财故。四事应持戒。一自修善法灭恶戒。二庄严菩提摄众生。三卧安觉安不悔恨。于诸众生无害心。四后受人天。得涅槃乐。四事应修忍。一除不忍。二庄严菩提摄众生。三彼此离怖畏。后世无嗔。眷属不坏。不受苦恼。四得人天涅槃乐。四事应修精进。一破懈怠。二庄严菩提摄众生。三增善法。是自利。不恼他。是利他。四后得大力致菩提。四事应修禅。一破乱心。二庄严菩提摄众生。三身心寂静。是自利。不恼众生。是利他。四后受清净身。安隐得涅槃四事应修般若。一破无明。二庄严菩提摄众生。三智慧自乐。是自利。能教众生。是利他。四能坏烦恼及智障。是大果。如此流例。是别教明六度相也。月藏第一云。若众生唯依读诵求菩提。是人为著世俗。尚不调己烦恼。何能调他。是人著嫉妬。名利富贵。高心自是。轻慢毁他。尚不得欲界善根。况色无色善根。况二乘菩提。况无上菩提。如星火不能干海。口气不能动山。藕丝不能称岳。当知世俗不能满菩提。何等是第一义。谓造一切福事。及修身。修心。修慧。以第一义熏修。则速满六波罗蜜。若行若坐。舍攀缘想。是檀。舍攀缘不犯。是尸。于境界不生疮疣。是羼。不舍于离。是精进。于事中不放逸。是禅。于诸法体性无生。是般若。复次于阴舍。是檀。不计念阴。是尸。于阴无我想。是羼。于阴起怨想。是进。于阴不炽然。是禅。于阴毕竟弃。是般若。于界舍。是檀。于界不扰浊。是尸。于界舍因缘。是羼。于界数数舍。是进。于界不起发。是禅。于界如幻想。是般若。如是等。是名第一义谛善巧方便甚深法要。能满六波罗蜜。以此法自为为他。三世菩萨。悉修是法成菩提故。非世俗也。此法能息众生烦恼道苦道。安置菩提道。又华严明七地菩萨。念念具足十波罗蜜。当知诸地皆悉念念具足。为存教道。故至七地说之。诸如此例。是圆教六度相也。今明释迦因行。须知迹示四相。本行惟圆。次慈悲喜舍。各有生缘法缘无缘三种不同。三藏生缘。二乘但为自调。止可摄入定学。菩萨为度一切。别修四无量心。若至果成。得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通教法缘。三乘同修。而亦自他利别。别教次第修三。圆教一心圆具。迹四。本一。例前六度可知。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
  
  此次明果圆也。三十二相。具在法界次第初门及法数等。文句亦略出之。兹不暇录。三藏以精进持戒而为相本。若不持戒。尚不能得人天之身。况佛身相。通教以空无生为相本。别教以道种智为相本。圆教以实相为相本。今闻法华。令我具足。即是称性发得。亦能迹修前三也。八十种好。十力。神通等。具如法数。例须先识四教不同之相。然后结归圆宗。
  
  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此结证由通经者益也。初明弟子圆因报满竟。
  
   (辛)二明法师妙果当成三。初明正果成。二明所化度。三明灭后利益。
  
   (壬)今初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
  
  因名天热。果名天王。国名天道。总由彻悟性德第一义天。非逆非顺。而逆而顺故也。非逆而逆其逆不可思议。即逆而顺。故名天热。非顺而顺。其顺不可思议。统逆成顺。故名天王。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故名天道也。问。毗尼藏中。明调达临入狱时。得无根信。口称南无。未及称佛。身即陷坠。佛记其三劫罪毕。出狱为人。当得辟支佛果。号曰南无。旣悟道已。持鉢受供。甫得食时。以宿命通。自观宿行。知是临终一称南无善根之力。愧不受食。遂取灭度。与此经授记。何硕异耶。答。诸大菩萨游戏神通。普门示现。三十二应。具十界身。徧于法界。尽于未来。例如央掘魔罗。萨遮尼犍。迦留陀夷等事。大小两机。所见硕异。皆由分得如来三密故也。若知此意。则知释尊久远成佛。仍于大通威音等世示行因行。乃至今品之明求法。然灯之得受记。一一无非垂迹利生善权方便。殷勤称叹方便。良有以也。
  
   (壬)二明所化度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壬)三明灭后利益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