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答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答曰。不识。帝不领悟。
  师知机不契。潜过江北。届于洛阳。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未尝辄语。人莫之测。
  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晨夕参承。
  师尝端座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布发淹泥。古尚若此。我何人哉。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光至阶前。时天大雨雪。坚立不动。积雪齐腰。师悯而问。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光涕曰。愿示慈悲。
  师曰。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亡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师遂因与易名曰惠可。
  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师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师曰。将心来。与汝安。
  光曰。觅心了不可得。
  师曰。与汝安心竟。
  后孝明帝闻师异迹。遣使赍诏伸请。前后三至。师不下少林。帝弥加钦尚。就赐摩纳袈裟二条.金钵一口.银净瓶.缯帛等。自尔。经九年。欲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乎。
  尼总持出礼拜。据某甲所见。四大本空。五阴非有。正当恁么时。无一法可当情。
  师曰。汝得吾皮。
  道育出礼拜。据某甲所见。如庆喜观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师曰。汝得吾肉。
  二祖出礼三拜。依位而立。师云。汝得吾髓。乃告之曰。如来以正法眼藏付于大迦叶。展转属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善护持。流布将来。勿令断绝。并授袈裟。以为法信。
  师曰。由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汝生此土。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授此衣法。却后难生。俱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吾至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又曰。吾自到此。凡五中毒。我常自出而试之。置石石裂。缘吾本离南印。来此东土。见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越漠。付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已终。言已。即与徒众至禹门千圣寺。
  止三日。有期城太守杨炫之。早慕佛乘。问师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
  师曰。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又问。此外如何。
  师曰。须明自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
  又曰。弟子归依三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收措。愿师慈愍。开示宗旨。
  师知恳祷。即说偈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  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智而近愚  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  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  超然名之曰祖

  炫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
  师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振此万差。多逢患难。
  炫之曰。未审何人。愿垂姓字。弟子为师除得。
  师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徒。害彼自安。必无此理。
  炫之曰。师若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
  乃为谶曰。
  江槎分玉浪  管炬开金锁  二三相共行
  九十无彼我

  炫之闻已。莫究其端。默记于怀。礼辞而去。
  魏朝顺世。丙辰岁葬熊耳山。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然独逝。云曰。何往。
  达磨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
  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启圹。唯空棺。一只革履存焉。举国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出于少林寺供养。至唐开元中。为信道者盗于五台山华严寺。今不知所在。
  初。梁武遇师。因缘末契。志公尝有言曰。帝遇而不遇也。此是传佛心印。即观音身也。帝复闻宋云事。乃御撰师碑焉。代宗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

  天圣广灯录卷第六


  天圣广灯录卷第七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