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卽万行究竟。圆满菩提。卽智德究竟。归无所得。卽理体究竟。又功德庄严。智慧庄严。自性清净庄严。不纵不横。无二庄严。故名妙庄严海。实智菩提圆满。方便菩提圆满。真性菩提圆满。不纵不横。无二圆满。故名圆满菩提。三谛妙理。如头本不失。神珠在衣。故理无所得。性具万行。如空中鸟迹。镜中群像。故行无所得。称性止观。如日月本明。镜水本照。故智无所得。不纵不横。无二所归。故名归无所得。彼魔外二乘等。由其皆有所得。所以皆非究竟也。二别明境发之相竟。

(戊)三结劝钦诲遵修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文有二节从初至心不迷闷。结劝遵修显教。从若诸末世讫文。结劝遵修密诠也。初文可知。次文愚钝众生。言其无多闻性而已。非谓茫如白羊者也。乏智慧故未识中道禅那妙理。缺辩才。故不知说于修行法要。但已发真正菩提之心。决欲超生脱死。证入圆通。故乐修三昧也。此必亲近明师秉承教示。于此二十五门。称其所宜。随依一种修行。事非一概。然虽有师承。仍须咒护。验知末世。师匠旣不谙于此经。持咒又不合于轨式。其不同邪者几希矣。以上初正明禅境竟。

(丙)二更断余疑二。初疑问。二答释。

(丁)初中三。初领前法。二腾三问。三总请答。

(戊)今初。

阿难卽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

(戊)二腾三问卽为三。初问阴本妄想。二问并销次第。三问诣何为界。

(己)今初。

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此问五阴何故惟是五种妄想为本。更无他本耶。

(己)二问并销次第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

(己)三问诣何为界

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戊)三总请答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丁)二答释二。初正答所问。二结劝传示。

(戊)初中三。初广答阴本妄想。二超答诣何为界。三追答并销次第。

(己)初又三。初总明。二别示。三结成。

(庚)今初。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亦指现前一念心之实性而言之也。不杂名精。不妄名真。妙明者。寂而常照也。从来无不觉故。名为本觉。圆净者。照而常寂也。死生。徧指分段变易。尘垢。徧指九界惑业。知妄所起。谓知其无起而妄有缘起。所以强说虚妄因缘。此如以药疗病也。若了知妄体元无。起非实起。会须说妄因缘亦复元无所有。此如病去药除也。盖知妄所起。祗是不变随缘。达妄元无。祗是随缘不变。斯则因缘二字。已属强名。何况更欲推为自然者耶。是故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夫旣曰妄想为本。谓之说妄因缘可也。旣惟妄想为本。妄岂有本。谓之元无所有可也。

(庚)二别示卽为五。初明色阴惟是坚固妄想。(至)五明识阴惟是颠倒妄想。

(辛)今初。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设使)汝(之色)体必非虚妄通伦。(则此)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人谓色有实法。不知惟是坚固妄想而已。妄想谓之坚固。岂真有坚固哉。试观口水。惟想所成。一切色法。亦如是矣。

(辛)二明受阴惟是虚明妄想

卽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则知)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顺之则益。违之则损。人谓实有违顺二境以为所受。不知惟是虚明妄想而已。妄想谓有所明。岂真有所明哉。足心酸涩。惟想所成。一切诸受。亦如是矣。

(辛)三明想阴惟是融通妄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