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以此论之。非直果时迷事无明灭息。无明住地亦少分除也。若不分分渐除者。果时无明不得分分渐灭。但相微难彰。是故不说住地分灭也。今且约迷事无明灭后。以说住地渐灭因由。即知一念发修已来。亦能渐灭也。

此明十信位中。界外见思。虽未永断。亦既圆伏。故云无明住地。亦少分除。倘无明不分分除。则见思何繇得灭。譬如树根不摇。则枝叶必不零落。但相微难彰。故不说耳。实则一念发修圆观之始。便已圆伏无明。何况十信位耶。

 【(戌)二正明灭繇】

此义云何。谓以二义因缘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微薄。二义者何。一者知境虚智熏心故。令旧无明住地习气及业识等渐除也。何以故。智是明。法性能治无明故。二者细无明虚执及虚境熏心故。虽更起无明住地等。即复轻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何以故。以能熏微细故。所起不觉。亦即薄也。以此义故。住地无明业识等。渐已损灭也。

知境虚智。即无尘智也。智治无明。令无明薄。是渐灭之缘。细无明熏。所起轻弱。是渐灭之因。余可知。

 【(戌)三例后结前】

如迷事无明灭后。既有此义。应知一念创始发修之时。无明住地即分灭也。以其分分灭故。所起智慧分分增明。故得果时迷事无明灭也。

一念创始发修之时。谓从名字初入观行也。观行位中。亦即能知境虚。即有知境虚智。对治无明。又既知境虚。则不执虚状为实。尔时粗想粗境被制伏故。不复熏心。但有细无明虚执及虚境熏心而已。无明住地。安得不分灭哉。又无明住地若不分灭。何繇果时无明任运先灭而登圆信也。

 【(未)四分真觉】

自迷事无明灭后。业识及住地无明渐薄故。所起虚状果报亦转轻妙。不同前也。以是义故。似识转转明利。似色等法复不令意识生迷。以内识生外色尘等俱细利故。无尘之智倍明。无明妄想极薄。还复熏心。复令住地无明业识习气渐欲向尽。所现无尘之智为倍明了。如是念念转转熏习故。无明住地垂尽。所起无尘之智。即能知彼虚状果报。体性非有。本自不生。今即无灭。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以唯心外无法故。此智即是金刚无碍智也。

迷事无明灭。正指十信位中。三界见思正习俱尽也。从此业识。及住地无明渐薄。即圆十住乃至十地分分断惑之相。所起虚状果报亦转轻妙。即实报国土。所有变易生死之相。不同前三界中分段故也。渐欲向尽。即第十地相。垂尽。即等觉相。金刚无碍智。即金刚后心妙觉之无间道也。

 【(未)五究竟觉】

此智成已。即复熏心。心为明智熏故。即一念无明习气于此即灭。无明尽故。业识染法种子习气即亦随坏。是故经言。其地坏者。彼亦随坏。即其义也。

其地。指无明习气。彼。指业识染法种子习气。金刚道后异熟空。此之谓也。已上皆明能觉净心之义。

 【(午)次明净心自觉义】

种子习气坏故。虚状永泯。虚状泯故。心体寂照。名为体证真如。何以故。以无分法为能证故。即是寂照。无能证所证之别。名为无分别智。何以故。以此智外无别有真如可分别故。此即是心显成智。智是心用。心是智体。体用一法。自性无二。故名自性体证也。

无分别智。即大圆镜智也。余皆可知。已上约修广释竟。

 【(辰)三举喻结成】

如似水静内照。照润义殊。而常湛一。何以故。照润润照故。心亦如是。寂照义分。而体融无二。何以故。照寂寂照故。照寂顺体。寂照顺用。照自体。名为觉于净心。体自照。即名为净心自觉。故言二义一体。此即以无分别智为觉也。净心从本已来。具此智性。不增不减。故以净心为佛性也。此就智慧佛以明净心为佛性。

如似水静下。先举喻。心亦如是下。次法合。净心从本下。结成净心名为佛性。从问曰。智慧佛者。至此是第二约觉辨中。初辨智慧佛性竟。

 【(卯)二辨报应佛性】

又此净心自体。具足福德之性。及巧用之性。复为净业所熏。出生报应二佛。故以此心为佛性也。

福德性。出生报佛。通于自他受用。巧用性。出生应佛。具足胜劣形仪。皆繇净业所熏。此报应佛性。不外于净心也。

 【(卯)三辨出障佛性】

又复不觉灭故。以心为觉。动义息故。说心不动。虚相泯故。言心无相。然此心体。非觉非不觉。非动非不动。非相非无相。虽然。以不觉灭故。说心为觉。亦无所妨也。此就对治出障心体以论于觉。不据智用为觉。

虽复非觉非不觉等。而以不觉灭故。不妨说觉。此果头法身佛性。不外于净心也。

 【(卯)四辨平等佛性】

又复净心本无不觉。说心为本觉。本无动变。说心为本寂。本无虚相。说心本平等。然其心体。非觉非不觉。非动非不动。非相非无相。虽然。以本无不觉故。说为本觉。亦无所失也。此就凡圣不二以明心体为如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