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你看这汉犹作主在。僧拟。化便打。直打下法堂。却归方丈。
  侍僧问云。适来僧有甚言句。触忤和尚。化云。
  是他适来也有权也有实。也有照也有用。
  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遭。却去不得。似这般汉。不打更待何时。上曰。
  如此作家。师云。只如兴化道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遭处。
  这此子须是著眼向上看得透始得。此是临济骨髓。
  上曰。山中想多有衲子理会得者。师云。
  做工夫者极多。亦有受得钳锤者。上曰。闻说住持得甚好。师云。
  上感圣恩。乃辞下殿。师淳熙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进劄乞归老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奉圣旨依准。
  至五月三十日。召对便殿赐坐。上曰。
  禅师何遽思山林而去朕耶。师云。臣本是山林人。今复山林去。理当然也。
  既此心契合。虽千里对面。又安能逃于至化也。
  昔南泉和尚道。山僧自小牧得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放。
  不免食他国王水草。拟向溪西放。
  亦不免食他国王水草。臣今虽归林下。实不出陛下所统。上曰然。
  但不得时复论道。师云。道不可说时有。不说时无。
  且诸天天鼓。常演苦空。弥陀国上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
  傥正念现前。喧寂不间。则弹丝吹竹。皆谭实相也。
  上曰。造次必于是。师云。直须如此。上曰。朕今心意释然。
  常自怡说。且如寻常所做工夫。并所作偈颂语言。
  透彻巳否。师云。陛下乘夙愿力下生。以夙熏种智纯熟。
  闻举便知落处。既知落处。自然身心喜悦。
  此乃初心入道境界。暂得如是。
  实未曾啐地折嚗地断百了千当。如臣所见。陛下所得正住欢喜地耳。上曰。
  何谓欢喜地。师云。菩萨进修有十地。欢喜乃初地。故经云。
  若有菩萨。深种善根。善修诸行。善集助道。
  乃至立广大智。生广大解。慈悲现前。又云。菩萨始发如是心。
  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
  乃至决定当得无上菩提。住如是法。名住欢喜地。菩萨住此地。
  成就多欢喜。今陛下心意释然。常自怡悦。正合此耳。上曰。
  余九地可尽说。师云。辞繁恐浼圣听。容别具奏闻。上曰。
  古来悟得性燥者谁。师云。临济水潦德山岩头诸大老。
  皆悟得性燥。上曰说看。师云。
  临济因缘向来巳曾举了。如水潦参江西马大师。当胸踏倒。忽然大悟。
  起来抚掌大笑云。百千三昧无量妙义。
  尽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巳后示众每云。自从一吃马师踏。
  直至如今笑不休。又呵呵大笑。上曰。悟后直得如此快活。
  师云。这个便是啐地折嚗地断底样子。上曰。
  德山岩头如何。师云。德山参龙潭。因侍立至夜深。潭云。
  子且下去。山便珍重揭帘而出。却回云。外面昏黑。
  龙潭乃点纸烛度与德山。山拟接。潭即吹灭。山便礼拜。潭云。
  子见个什么道理。山云。某甲从今日去。
  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后来保宁勇和尚颂云。一条瀑布岩前落。
  半夜金乌掌上明。大开口来张意气。
  与谁天下共横行。又岩头参德山。才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德山便喝。
  岩头便礼拜。洞山闻得乃云。若不是公。
  也大难承当。岩头云。洞山老汉不识好恶。
  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上曰。祖师也是性燥。俗人中还有如此者么。
  师云有。如本朝李附马。问石门聪和尚云。
  弟子欲学禅得否。门云。此是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
  李于是契悟。乃述颂云。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
  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上曰。俗人能如此也难得。
  师云。此事无僧无俗。上至佛祖下及蠕动。皆悉具足。
  故古人有言。悟则事同一家。不悟则万别千差。上曰。
  至言。朕须到此田地方巳。师云。佛法至妙无有穷巳。
  如有穷巳则成住著。才成住著便有窠臼。如僧问石霜。
  拨尘见佛时如何。霜云。直须挥剑。若不挥剑。
  渔父栖巢。望陛下卓起脊梁。以金刚王宝剑。挥除见剌。
  自然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佛祖亦奈何不得也。上曰。
  当如禅师之言。今辞朕去。后几时复来。师云。
  臣既归林下。不敢妄动。上曰。每遇朕生辰。可来一次。师云。
  谨领圣旨。乃辞下殿。上赐御制云。禅师所陈菩萨十地。
  乃是修行渐次。从凡入圣夫复何疑。方知脚踏实处。
  十二时中曾无间断。以至圆熟。杂染纯净俱成障碍。
  任作止灭。脱此禅病。当如禅师之言。
  常挥剑刃卓起脊梁。发心精进犹恐退堕。每思到此。
  兢兢业业未尝敢忽。今俗人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