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是机也陈云怡居士发起余谓无舌人语须无耳人听始得若不如此唤作问答剑去久矣徒劳刻舟。

  答集生余居士问

  (问云)永明寿禅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为当参学事毕旋取西方为复直下单提潜续净念就中不无抗互请和尚特为现前大众放一线道。

  (师云)四料简乃永明大师宗教双通融会禅宗净土两无二种一有多般深救禅门偏枯之病也盖狂禅掠虚初无实地高视祖庭蔑裂净土遂致念佛一门沉埋不显非惟失释迦弥陀两教主普利三根之旨抑且贻禅净两门永为矛盾之愆故开料简极力融会使禅徒无滞一隅通方知变曲尽化仪之妙杜教家人诬我宗乘作担板汉之诮六祖云东方人造罪愿生西方西方人造罪求生何国此说乃曹溪单提惟心净土政合禅宗非毁往生抹杀教意若谓大鉴不韪西方此人不独昧教亦岂通宗是谤南能之阐提失却一只眼矣又见赵州道佛之一字吾不喜闻遂笑念佛人乃下根行径或复引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之说为据是皆邪见种草陷弥戾车永明大师深悯此辈垂手拯拔使知真禅宗即是真净土唯心之外无别佛真净土即是真禅宗唯佛之外无别心以心佛不可岐而二之禅净不可离而异之故拣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苟见真虎似不必有角亦能噬人苟悟真禅似不必修净亦能成佛然虎既狞而复有角虎愈雄威禅既通而兼有净禅愈发明以沉空守寂之枯禅不若提醒念佛亦得三昧故复拣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以靠实踏稳之净土远胜狂解失心何关正悟故复拣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其无禅无净原是毛道凡夫既无开悟之机复迷往生之路自取轮回佛亦难收故佛辟净土一门圆收广摄苟具信行愿三种则虽不悟唯心亦预同居化境所谓才称宝号即投种于莲胎一发信心便标名于金地以戒善虽享天宫之乐下品便胜其人蜎蠕虽堕飞走之微佛光遍触其类临终十念旃陀罗带业往生舌吐莲花鹦鹉鸟立亡奇特是知念佛普被三根圣凡齐游四土漫天布网捞漉大地群灵苦海架桥度尽有情种类永明往矣谁作梯航余谓云栖大师悲深智广乘愿再来禅净互融为一贯宗教博综为圆乘昔景濂宋学士悟前身为半塘书经长老即寿师脱胎应现然则二百余年以来永明老人安得久潜化迹倦于津梁而径蔑闻其影响乎今观弥陀疏钞博采广罗抽宗镜之精华酿成美味换禅门之格调振起莲宗所谓滔天之际尚作慈舟大夜方沉犹为宝炬此永明而遁入云栖藏真禅于净土移少室于东林非具眼者曷能辨其来繇知其作略独集生余居士蚤年熏持净业得大师心髓之传后来参究禅宗运博山筹幄之算禅净双契似戴角之虎而坐云栖堂上弄爪张牙欲余共作鼓簧扬两家之丑使各各知云栖脚下儿孙转入博山社火大似偷梁换柱改门风而不改家传然则唤博山禅宗即云栖净土亦得唤云栖净土即博山禅宗亦得又何移易丝毫唯效颦不真禅净两失则不独云栖不许即博山何取毋怪乎集生居士料古简今雪关道人饶唇鼓舌而揶揄不休也秪如问禅净兼修者为当先参禅而后修净土为复先修净土而后参禅故云旋取西方潜续净念此问甚为泥于融会者必须甄别若初心参学宜求一门深入不可脚踏两船参禅则单提一句公案彻悟本地风光念佛则单提一句弥陀究极唯心净土然后融禅入净似一毫致于太虚融净入禅譬一滴投于巨壑可谓野色更无山间断天光直与水相通。

  答雪航法主问(别号汝航)

  (问云)婆子烧庵者僧如何。

  (答云)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舟。

  (问云)上树落水同别。

  (答云)一笼收取。

  (问云)赵州救猫事若何。

  (答云)父子心险。

  (问云)那边不坐空王殿是何旨趣。

  (答云)为他不堕尊贵。

  (问云)不问镜破光归疑从何有。

  (答云)扑得破补得起○仍作此相呈师改此相。

  (复云)且学雷公卦逢人乞烂钱僧。

  (问云)如何是宝镜三昧师。

  (答云)不照闲光影还他旧面皮。

  (问云)如何是一老一不老。

  (师云)痴翁卖俏。

  (问云)云居打沙弥意作么生。

  (师云)非父不生其子。

  (问云)如何是不呈底句。

  (师云)贼赃已露。

  答闻子将居士问

  (问云)如何是真实信。

  (答云)铁轮天子玺。

  (进云)如何是真实疑。

  (答云)一堵墙百堵调。

  (进云)如何是真实见。

  (答云)一点瞒不得。

  (进云)如何是真实用。

  (答云)钩锥都放下呼遣自知时。

  (进云)以上四则在学人不妨一一问和尚不妨一一答于无入门指个入门于无究竟说个究竟幸甚。

  (师云)学此道最先发心时要一味真实则中间工夫所到如一气呵成以发心真实则所信无不真实信既真实则所疑无不真实疑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