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之责。兹何时尚忍坐视乎。即请疏走四方以募。余嘉其志而勉之曰。美轮美奂。定在是矣。但愿公任劳任怨。始终如一。焉知不有特达丈夫为君一肩担荷耶。特书之册头。以为之劝。

  憨石鉴旨二尊宿并孙秋我居士共图合赞

  僧耶俗耶。谁名谁状。释也儒也。何拘何旷。比商山四皓而嫌其过高。较竹林七贤而耻其太放。求其行合中庸。言出至当。舍你这一伙阿师。吾谁与之同跻。夫羲皇之上。况乎乾坤草昧。老成凋丧。笔擅雕龙底自应为世教权衡。道降角虎底宁不作丛林保障。行看阙里杏坛。曰诗曰礼。提携一代凤麟。海会龙华。若律若禅。收拾三乘龙象。大矣哉。儒释同源。会见兹时。一函经。一张琴。未足为山林清况。

  栖贤舍利放光颂

  长松一径连。幽足称栖贤。舍利何年至。神光此日旋。灵由僧宝着。瑞应祖灯传。共识慈门普。浮生尚闇然。

  跋培柏堂重九分韵诗

  许大世界都为利名两字役。当此霜飞木落之际。几人知时节一大变而赋诗兴感哉。雨窗读培柏堂重九分韵诗。诸公乃其人矣。其辞旨藻丽。英才天发。非不各擅其长。一种劲节清风。如岁寒不凋之操。堂名培柏。皆为不忝。

  张一枝居士行乐

  白白者石。青青者松。乃翁行径。弗与人同。明镜止水以接物。光风霁月而处躬。尘中物色。世外襟胸。抱德怀才而不矜不伐。虽遍朝野而问。孰不曰是世间之英雄。

  题古存居士像

  缪墨老以古存居士小影索题。要次前韵。余世外人也。不当以绮语唐突。聊展本色钳锤。与之相见。傥于言外领意。他日投尘外之契。未必不从这里去也。

  竹院清闲乘早过。莫学陈搏憨卧。平生知负经纶大。壶中日月。方外乾坤。还须一究破。

  独坐沉吟思甚那。浩浩红尘无一可。此时幸得存真我。梦中之梦。身外之身。勘穿能几个。

  同戒录序

  遗教经云。佛告诸比丘。吾灭度后。汝等当尊敬波罗提木叉。夫波罗提木叉乃梵语也。此土翻为保解脱者。其意何居。良以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心地原自清净。原自解脱。以不善保任故。随妄流转。以流转故。复堕轮回。先佛世尊大哀旷济。此波罗提木叉之一门所由立也。过去诸佛从此一门超出尔。现前新学菩萨子得不孝顺敬重而勤习之。故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由是观之。厥功懋矣。虽然非三衣挂体。一钵严身。便所以云登佛位也。夫戒有事相。有体性。不明事相不足以云得戒。不证体性不足以云得戒。呜乎。戒岂易言哉。但去圣时遥。人多懈怠。或拨无因果而莽荡无忌。或甘守愚痴而圣因不植。以至应赴外缘。钻研故纸。皆非所以尊敬波罗提木叉之佛种耳。余住天宁之始。于禅于律。父祖旧有章程。但遵而行之。之外重以躬行实践四字诲励诸子。则又何也。窃惟世出世间之法。非躬行。非实践。则沿为虚文。习为故事。况无上戒法。金口所宣传者。而可虚妄沿习乎。咨尔新学诸菩萨子。当发铁石心。秉金刚志。穷事相。务要皎若冰霜。研体性。必期明于日月。然后行取所说。说取所行。如是岂不为律社之津梁。宗门之砥柱也哉。

  先师恒老人像赞(以前师赞有师眼师心圈圈点点之说故师反之也)

  师之眼非笔可描。师之心岂言可赞。而以善古今。善顾盻拟之。是谓须弥有斤两。海水有涯岸。况复圈圈点点。自谓善大仰之宗。我道伊是个脱土墼的汉。不若揭过一边。放出吾师本来面目。一任天下人好看。

  慈光老宿像赞

  慈既有光。德宁无信。玉矩金规。神鬼生敬。古貌古形。无人不仰以为师。佛行佛心。是处必尊之作证。如此标榜。如此行径。岂独热恼海中之情凉散焉。即使狂妄禅和遇之。与他顶门一针。定起膏肓必死之症。

  益茂禅师语录序

  佛法两字。甚难得人。古宿尝言之于前矣。况时当后五百岁。其难又何啻十倍于兹。尝思前辈称善说法要者。无如昭觉勤。径山杲二公。出南宋间。一为精金美玉。一为长江大河。降此而下。难乎其继矣。乃今读益茂和尚语录。重有感焉。和尚嗣福缘恩。恩嗣瑞光彻。彻嗣三峰藏。盖余同祖昆弟也。因思祖平生说法。专以第一义示人。所贵去华存实。属望脚下儿孙绳绳振起者。不止以日为岁。今历四世。得益公其人。称祖园翘楚。古称佛法难得人。由是观之。难耶。易耶。其质诸当世。自有具眼者。公主善庆。复迁福缘。远近重其行解。盖以身说法者也。俄尔归真示寂焉。法孙远微君出其语录求序。观其施设而无雕辞琢句之弊。亦无钻珠解玉之劳。一味以本色人吐本色语。亦何容心其间哉。且随机而赴。触事而施。有不可得而名状。呜乎。真三峰门下汗血驹也。是为序。

  灵玺禅师五帙序

  凡物必有冲厚镇奠之资。而后能成天下之材。予往阅禅史。至宋时有末山其人者。而以尼比丘身。具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