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一夕风雨暴作。闻空磕之声异常。明旦视之。则夷然若掌矣。因感龙神冥助。遂矢愿建寺演律。由是德音遐布。向风之衲若蚁屯蜂集。匡庐之有律院。自九云始也。

  国朝初。师示寂之。明年而寺遭回禄。一众畏难。悉谋散去。独监寺幻修公坚持正义。不为浮论所摇。今九云复巍然称甲五峰。盖幻公二十余年荼苦戮力。拮据所成者也。呜呼。菩萨万行皆在吾人一念真实中圆成。第患不猛力耳。九云门下汗血驹幻公可多得哉。兹者见初上人又幻公之高弟。念山寒风劲。祖翁堂构不顸为葺理。一旦梁栋衰颓。能不重吾之忧。特请疏愿充修造。余嘉其发心而勉之曰。昔杨岐会祖却衲子充修造。是以本分为急也。今上人愿充修造。能时中不遗本分。岂不公私俱办哉。因述乃祖乃父一段因缘。以告夫灵山受嘱之大护法。大居士。愿共出只手。互相赞扬。助成胜事。则庶几余娓娓之言不虚设也。是为疏。

  自赞

  这阿师。呆无比。诽谤他不嗔。赞叹他不喜。胸中渭泾不分。一味淈深到底。屈指大唐国里禅师。第一个不晓人事底就是你。

  水玉禅人像赞

  鹤骨冰肌世所稀。长轮百八念阿弥。寻常物色无心玩。聊对瓶花一解颐。

  募装先师恒老人像兼修造塔院疏

  岑楼之木必有其本。滔天之浪宁没其源。何戴天履地之英灵。而木本水源之可忽。惟先师之弘法 江已近念载。受衣弟子棋布名山。剃发僧徒筹盈石室。而卯塔之荒寒。吾滋惧矣。真容之缺略。孰兴叹焉。不肖思敢罄折于同门。乃庄严难于独力。幸感恩者挥金而不斁庶。报德者闻风而翕然。

  知浴寮募缘偈

  当年设浴自金陵。今日传来遍地行。不是天宁频效古。要将遗范示诸人。行者出力。长者挥金。不识谁能悟水因。

  募长生灯油偈

  天宁堂殿无其数。处处神灯灿佛天。续焰添膏凭好手。光明赫奕万斯年。

  素严老和尚真赞

  这老古锥。秉性质直。广龙池派。具履真践实之心胸。大太白门。有捍劳忍苦之气骨。人皆曰是末世津梁。故巍巍乎门风早扇江淮。赫赫然号令晚行吴越。湖海浩归。人天喜悦。乃冀起滹沱已坠之宗。振杨岐将兴之脉。胡为乎遽尔西逝。将天大底法门抛下。累他子若孙皆担荷不得。吾未及门。敢云入室。今日殷勤赞翁真。肯学他达磨对梁皇。信口依稀。道个不识。

  曹殷六居士行乐

  目无近人。胸无近事。混迹山樵。超然肆志。一味我行我道。宁问今世何世。如此倜傥不羁。方可称为天下士。

  孙汲山居士行乐

  可以掬明月而不掬。可以攀青云而不攀。身处繁华之世。心在幽寂之间。竹叶黄花。聊自遣兴。楮生管伯。足以消闲。当此纷纷扰扰之世。如此行径。眼底惟有我汲山。

  题江山万里图

  半升铛内煮山川。古人犹以未为尽其妙。今公以万里江山收之一箑中。其别有道耶。别无道耶。虽然。非眼旷云山。胸富丘壑者。不能真身在一室中而心在万里外也。

  源徒募结茆疏

  湖海浪游。固是衲僧本色。丘壑偃卧。还为道者家风。支片石谁能高枕无忧。结把茅贵在素心有托。陵谷未迁。处处溪山如旧侣。沧桑无改。头头风月属闲人。但达士未逢。尖头屋难为结构。知音若遇。破蒲团易得安排。买山不虑余资。子怀畅矣。苫瓦可容只影。他愿酬焉。恁宽世界。何愁无冯海粟其人。许大乾坤。且喜有须达多故事。当场出手。愿大自然福大。努力为人。因真必定果真。热肠汉难辞触事关心。老头陀未免怜儿出丑。

  华山见老和尚真赞

  树宝华幢。续南山派。虎视耽耽。独尊气概。说法以身而名播寰区。荷众以慈而声闻薄海。演律藏如泻水之瓶。修般舟似摩云之岱。晚近获此阿师真。如时一现之优昙。焉得不使遐裔荒陬之徒。皈诚而顶戴。

  栖贤寺舍利放光颂

  至圣遗迹。妙展机权。一光才放。如镜而圆。圆极之际。还分小大。普令观者。同入法界。法界一真。匪宽匪窄。不思议境。众妙难及。我昔闻佛。八斛四斗。粒粒如斯。甚为希有。奚同一塔。有放不放。隐显随机。诚难比量。世传磁石。而能吸铁。事虽昭然。理难分别。惟此光相。慈善为基。缘感而应。实亦如之。十世何多。沙界不广。刹那圆现。足慰瞻仰。山谷效灵。草木腾辉。遐迩交感。吾佛摩尼。

  募米偈

  万丈匡庐倚太清。金钩钓米旧来名。乐施岂问庐陵价。也省高吟添钵声。

  方广堂募化修造疏

  方广居庐山绝顶。面黔岗而背五老。饶有境致。昔开山老宿大会禅流。以转华严为佛事。故名方广焉。历明及清。年代浸远。不惟鼓寂钟沉。抑且椽衰栋朽。将见佛面生苔矣。有狮子丛大德愤然曰。方广堂者。我祖汗血而成。今见其凋敝若此。肯堂肯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