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信。君不信者。不信有昼作夜寐等事乎。不信有天地日月乎。不信有四时行。百物生乎。不信有父母兄弟六亲乎。穿衣吃饭亦不信有乎。自家一个身心。块然行宇宙问。亦不信乎。且此等事业。森然在目。朝朝夕夕。日用所为去。不得一毛。若果不信此等皆有之。则不信亦得矣。苟离不得则觉与梦必然有之。乌得不信。如云穿衣吃饭。一切都不信。则与土木瓦石无异也。何来对我语梦。客不能加对而退。

  问。当持何念于生死长夜中。不被梦寐所惑。

  答。若悟我心无我。一切如梦。无一真实。即不被其惑。以如梦解脱心。十二时中观照。妄念不起即得也。

  问。四生六道递。相致梦何也。

  答。从因缘所生。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皆有父母六亲。自受识舍识后。改形易报。人死为畜。畜死为人。不复相知。以熟习因缘故相致梦。盖梦为神游。能见先世后因。而无障碍。

  问。所言六道互能入梦。但能托梦于人者。神人也人尚不能致梦。况畜生乎。

  答。凡有生。必有神神者。无有不交通之理。且无论六道。即如畜生致梦人者亦多。如宋元君之灵龟。梁武帝之牲豕。蛇衔珠而感梦。鸟披素以求解。奚谓不能。

  问。古人谓万物之中。惟人最灵此灵知之性。畜生得之偏。人得之正。今能相致梦。又言人死为畜。畜死为人。则无偏正之说也。

  答。天上天下。四生六道。有情无情皆具此灵知性。只为业习。有轻重故。所感之报亦不等。俱一性所生也。何言有偏正耶。且佛说十类三途。人为十类中之一也。十类者。谓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 罗伽。人。非人。此数种类各各有王臣眷属。各各饮食男女。依报正报。苦乐等事。与人无别。若以福寿快乐论之。则吾人不如彼者犹多彼具神通光明。飞行自在。寿命万岁。衣食自然。此之种类得正耶。偏耶。人死为畜。畜死为人。是彼众生。由妄习故。迷失本明。随业湾环。受诸苦报。畜业满而成人。人业重而作畜。如人被罪然。罪毕则脱。无一定之人。亦无一定之畜。且死此生彼之法。如人乘车。下一就一。又如行客。寄宿旅亭。天明即速装前途。无久住理。是故畜生与人。皆报之优劣也。非谓性地得偏得正。

  问。诸法皆因缘所生。梦亦是因缘否。

  答。若无因缘。即不成梦。然梦有多种。缘昼所作见之于夜。缘识。神。缘心思。缘意想。缘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皆是梦缘。

  问。梦有几种。

  答。惟二种为根。其余皆是分枝列派所成。

  问。云何是二种。

  答。梦时梦。醒时梦。

  问。睡着不做时。主人在甚么处。

  曰。还是做梦。只是迷之太重耳。所以昏昏惚惚。不能明了。曰。若是做梦。何不与醒时梦时同。盖醒时。主人在醒时知。梦时在梦中觉。睡着不作梦。何以懵然不辨耶。或曰此亦迷也。若素有守持者。决不至此。曰意识尚不分。守持个甚么。其人无对。余曰。睡着不作梦。与忽然睡着不由我同是一机轴。盖神机转功处。不容心意守持耳。全在妙悟。悟则自知。不消问人。

  问。生与死皆是一梦。未至生死之时。亦有梦。云何梦中去又复来。至于死时此识何以一去。即不回。

  答。业未满故。识不尽去。所以去了又来。若业已满。别报一身。识移彼身。而不来此(如人)住屋。屋若不坏。此人虽远涉近游还来归家。屋坏则别寻屋住。不来归也。此理亦然。

  问。以何因缘。能感后有。

  答。佛说有三因。无明未断故。爱未弃故。业未息故。能感后有。所以者何。业为良田。识为种子爱为溉灌。无名无智。无了无见之所覆蔽。识便安住。

  问。人谓凡受胎时。便是气血。无神识入中。识在临出胎时 地一声。始命之耳。其理何如。

  答。若无神识则彼竭罗兰。遏蒲昙。成死物也。何以成胎。而能运动生长乎。 地一声始来者。乃外道邪因论。喻如谷种。若无谷性在中。则出地时便麻麦也。经云。有福众生处胎。其乐或如天上。或如人间其母安隐。梦寐吉祥。无福者在胎。如受沸汤寒冰地狱。菩萨人住胎。如居净土。佛世尊住胎。胎中悉能容受诸天神王所奉宫殿。为诸菩萨。说无量法门。成熟无量众生。摩耶夫人谓。我此腹中。悉能容受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迫碍。言 地一声。始受识者。有是理乎。或者谓。识有去后来先作主翁之说。有前主者。有后主者。其理或然。若谓后附者。真无因也。

  问。中有形状如何。

  答。如想梦者。因昼所想。见之于梦。彼于无形中。见诸形状。中有之身。亦复如是。当生地狱者。彼中有身。即如地狱。乃至天道人道。皆然。又若以人道生天者。其头向上。若生地狱饿鬼中者向下。若畜生中生畜者。如鸟横飞。

  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