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特欲解人疑。而汝反生疑耶夫。梦与不梦俱不可得。疑与不疑。皆是自起。岂关我说与不说乎。且人之福与祸。皆是自心所作。苟知自心福来亦不欣。祸至亦不惧。故仲尼困于陈蔡而弹琴自若。菩萨天龙恭敬。而不以为喜。若不知自心。为不疑者。为愚顽冥痴一味懵然度日。不惟不知梦觉生死。至于世事亦不知者也。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只可知而不疑。不可不知不疑。悟而不疑。无可疑者。不知不疑。昏昧不识。

  问。梦是眼做耶。耳做耶。乃至鼻舌身意做耶。心做耶。做梦时。有我耶。无我耶。若无我而谁做。若有我而胡不由我之身之心之意。

  答。梦是念起。非关形关神非关鼻舌身意。亦非关有我无我。念起即梦。念灭即无。

  问。若如是者。全不关身形。作用原来都是念头。既是念头。云何世间瞽者。聋者。哑者。跛者。亦皆有念也胡不能视。不能听。不能言。不能履耶。

  答。此业报于身者也。虽色身有病。而真性不坏。是故瞽人多聪明。哑人多念虑此盖塞于四体。而明在一根也。

  问。某尝好打瞌睡。昏沉比人重是何也。

  答。饮食多。油盐重。思虑过。身疲劳。神不全故尔。若节饮食。薄滋味。歇妄想。安神魂。自然不昏浊也。

  问。人有夜梦饮酒而觉哭泣。梦哭泣而饮酒。梦粪得财。梦棺得官。梦歌舞则有忧事者。又有梦粪不应财。梦棺不主官。而别主者。又有梦饮酒即得饮酒。梦哭泣即得哭泣。如是种种变幻。何以梦同。而事别耶。

  答。梦生于识。情惑于计。情所感处。梦便相投。情想杂均。梦随偏计。故有应于此者。彼者。同者。别者。佛言三界。惟心万法惟识耳。

  问。昼所见物。若山若海。若人若物。历历分明。无纤毫过患。云何梦中所见。以有为无。虚为实。乍幻疏亲恍惚不定。何言梦与觉同一机轴耶。

  答。我说一机者。谓境虽有梦觉。而心本一灵。盖因心随境转。被物所眩遂以有为无。以虚为实。然虽被物眩。而真性亦不失坏。楞严云。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梦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自怪其钟。为木石向。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睡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后。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声色。逐念流转。若去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问。人言佛亦有梦。今说佛无梦。岂不相违乎。

  答。佛无梦。非强言也。夫地位菩萨。且起烦恼。灭烦恼。二心了不可得。况如来乎。如来今者。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若言如来有梦者。乃谤佛毁法也。

  问。佛作善慧童子时。于普光佛所得。五种奇梦。如是种种。经有明文。何得言无。

  答。比皆因中也。或为菩萨时。示同凡夫作梦。亦有之。而果德中诚无梦。梦乃想阴所作。经云。想阴尽者。寤寐恒一。虽声闻小圣。亦破想阴。况如来乎。佛实无梦。

  问。梦中有被人或打或辱之境。将受未受之际。恐惧交慌。与白昼无殊。及其受时。十分不见有疼痛之象。而又自知其事。倏尔之项。或转为欢。为笑。今观梦中光景。与白昼全不相同。何言梦觉一耶。

  答。一者心也。由汝心念不一。所以境有千差。俄尔人辱我。俄尔我辱人。倏哀倏乐。倏忧倏喜。都由白昼心思所致。见之于梦。只是昼中有了形质室。梦中惟思量执我之念。所以不多觉疼痛者。是无血躯也。

  问。鬼无血躯。何故有濩汤炉炭寒冰等苦。

  答。鬼神虽无肉身。而有业身。所以有业故即有苦。不得脱去。

  问。尝闻人死后。清气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还乎太虚。譬如一块土把来作器用。物坏之后。依旧还土其理如何。

  答。此外道断灭之见也。彼因不知。身从业生业从心起。三世循环。轮转不息。若无轮回报应。则作善者为徒劳。作恶者反得计。何以故。以性归太虚。善恶无征处故。彼乱臣贼子。任肆恶于君父期一死。几于沦灭便同圣人之乐。岂不便宜。何贵学为也。孔子云。游魂为变。此正谓死而不亡者。轮回报应之理昭然也。而世人不察。沦为断灭。肤见如此。深为可笑。客曰。本是一幻梦。却如说幻说。与人添出许多知见来也。如我则不信梦。曰。在汝为不信。是梦有乎。曰。有无都不信。曰。有无都不信。是汝不信。非关梦有无也。而由汝不信。必欲使尽天下人。皆无梦可乎。此义譬如孩稚。自闭其目而怪日月无光。若言虽有而为幻。则幻本自幻也。非幻而幻也。然幻幻元幻。非假幻而后幻。幻性不有不可作无。幻性不无。不可作有。故幻幻幻也。非幻幻幻幻也。有无且置。即以目前言之。凡有昼必有夜。有寤必有寐。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