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休文着六道相续作佛义有云佛知不异众生知语亦有本。

  李义山赞佛偈云吾儒之师曰鲁仲尼仲尼师聃龙吾不知聃师天竺善入无为稽首大觉吾师师之。

  柳子厚尝为曹溪作碑略云其道以无为为有以空洞为实以广大不荡为归几及千言务为褒显苏子瞻过而读之谓其言与孟轲合。

  刘禹锡佛衣铭曰不有信器众生曷归是开便门非止传衣初必有终传岂无己物必归尽衣胡久持先终知终用乃不穷我道无朽衣于何有其用已陈孰非刍狗。

  王贞白参云居和尚偈云巘路蹑云上来参出世僧松高半岩雪竹覆一溪水不说有为法非传无尽灯了然方寸内应始见南能。

  独孤及见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因作诗寄韩郎中有曰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欲识真如体君尝法味看。

  司空图与伏牛和尚偈云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着便生迷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颜真卿诗云忽 尘外轸远访区中缘万法原无著一心惟趋禅。

  太尉王旦久居政府病革嘱翰林学士杨亿曰吾未来愿为苾刍林间宴坐观心为乐至易箦时君为我剃须发着坏色三衣用火葬礼营骨塔于先营之侧亿曰公职居宰辅未可以私废公也与诸孤议但以三衣置柩中不藏宝玉而已。

  夏英公竦宋宣献公绶并在政府试童行因各取法华经七轴讽览宋公十日夏公七日不遗一字。

  欧阳永叔每诽斥佛氏已而参知政事辄病梦至一所十人冠冕环坐一人曰参政安得至此宜速反舍公出门数步复往问之曰君等岂非释氏所称十王者乎曰然公由是笃信佛法。

  欧阳永叔诗云巾履诸方遍莓苔一室前萎花吟次落孤月定中圆斋钵都人施谭机海外传时应暮钟响来度禁城炯。

  苏子瞻地狱变相偈云我闻吴道子初作酆都变都人惧罪业两月罢屠宰此画无实相笔墨假合成譬如说食饱何从生怖汗乃知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若人了此言地狱自破碎子瞻盖五祖戒后身也。

  苏子由献佛印偈云尘沙印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空手远来还要否更无一物可增添。

  子由参顺禅师言下大悟呈偈曰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相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用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杨龟山和陈了翁偈曰盈科日进几时休到海方能止众流只恐达多狂未歇坐驰还爱镜中头。

  胡安国颂南泉斩猫话有云手握乾坤杀活机纵横施设在临时玉堂兔马非龙象大用堂堂总不知煞有手眼。

  韩昌黎尝访大颠有三致书及留衣故事周濂溪作诗忆之云昌黎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释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

  周濂溪参佛印禅师一日忽见草生有省以偈呈印曰昔本不迷今不悟心融境会豁幽潜草深窗外松当道尽日令人看不厌。

  范希文呈琅玡觉禅师偈曰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间直欲与师闲到老尽收识性入玄关希文诵金刚般若经辄有冥契。

  陈忠肃公寄灵源清禅师偈书堂兀兀万机休日暖风柔草木幽谁谓二千年底事如今只在眼睛头。

  邵康节学佛吟云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奈愁何求名壮岁投宣圣怕死老来亲释迦妄欲断缘缘愈重徼求去病病还多长江一片平如练幸自无风又起波。

  邵尧夫着元运会世说谓世界至寅而开至戌而闭其论与梵典合梵典谓世界磨灭经无量时重云遍覆雨注梵天大风披拂吹彼聚沫旋至空中建立天地由此始也及三灾起阿耨池竭大海干枯七日并出烟焰弥空天下洞然谓为一劫开已复阖阖已更开其说如此。

  陆龟蒙诗云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

  游定夫与吕本中书曰佛书所说世儒亦未深考前辈不看佛书往往诋之殊不知其所辟者皆佛自以为不然者也。

  朱晦庵参天童灭问如何是毋不敬灭叉手示之庵改容作礼。

  朱晦庵斋居诵经诗曰端居独无事聊披释氏书暂息尘累牵超然与道俱门掩竹林密禽鸣山雨余了此无为法身心同宴如。

  朱晦庵寄山中僧有云个中有句无人荐不是诸方五味禅晦庵未尝以禅为讳。

  刘克庄题达磨有云直以心为佛西来说最高始知周孔外别自有英豪。

  朱晦庵语录云达磨一切扫荡不立文字实高妙于义学紫阳晚年近道故有此言。

  真西山泉州题句云饱食安居乐矣哉这场春梦几时回若还要醒如今醒莫待藤枯树倒来。

  张南轩参万庵颜禅师豁然有省乃留偈曰闻声见色只如常熟察精粗理自彰脱似虚空藏碧落曾无少剩一毫芒。

  如如居士三教咏云硬似绵团软似铁六月炎天一点雪露柱灯笼笑点头哑子得梦向谁说古来三教强安名释迦掩室于磨竭夫子谓默而识之老聃谓大辩若讷直饶剖破作一家不免落在第二月。

  王荆公读维摩偈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