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一梵志。少俊姝好。闻彼欲处于女。寻往难问。五百梵志。皆穷无词。父母与女。喜纳为婿。年尊梵志曰。伤我年高。勿夺其妇。但我所得施遗之物。悉回与卿。年少答曰。不可越法以从人情。我应纳之。其年老者心怀毒恶。即相毁辱。世世所在。与卿作冤。佛告诸比丘。尔时老梵志。今调达是。少梵志。我是。女瞿夷是。

  ○又云。昔有比丘调达。聪明广学。十二年中。坐禅入定。复意转退。渐生恶念。着世利养。至世尊所。礼足白言。愿说神足之道。佛告。神足且置。何不学四非常义。调达次往舍利弗。及目连所求神足道。亦皆语曰。止止。始行之人。先学四非常。复修四禅。乃得神足道耳。调达怒不见教。问弟阿难。乃与说之。调达闻已专心一意。以粗入微。复从微起。还至于粗。以心举身。以身举心。身心俱合。渐渐离地。初如胡麻。转如胡桃。渐离地际。从地至床。从床至屋。从屋至空。在虚空中。作十八变。涌没自由。化作婴儿。在阿阇世太子膝上。作诸变化。日给五百釜食。时诸比丘。以此白佛。佛答。汝等勿贪调达供养。调达自陷。亦陷他人。二俱堕罪。如芭蕉树。愚人求实。不能克获。(舍字函第一卷)。

 ○调达害佛而反伤  ○暴志加佛而自败

  举法句经云。调达与阿阇世王。共议毁佛。即敕国人不得奉佛。调达白王。明日请佛入城。饮五百象醉。令蹋杀之。吾当作佛。教化世间。王往请佛。佛知其谋。答言大善。明日食时。佛领众入城。是时醉象搪揬墙壁。折败树木。一城战栗。象齐趣佛。佛举五指。为五师子。同声俱吼。震动天地。醉象伏地垂泪悔过。王及臣民。莫不惊肃。王白佛言。禀性不明。信彼谗言。兴逆造恶。愿垂大慈。佛告王民。世有八事。兴长诽谤。皆由名誉。以致大罪。何等为八。利。衰。毁。誉。讥。称。苦。乐。自古及今。鲜不为惑(同上卷)。

  举出生经云。佛游舍卫国。波斯匿王。请佛及僧。有比丘尼。名曰暴志。木魁系腹。犹似怀妊。乃牵佛衣。汝为我夫。从得有娠。不给衣食。天人四众莫不惊惶。三界之尊。降伏诸邪。明超日月。不可污染。时天帝释。化作一鼠。啮彼魁绳堕地。众会睹之。瞋喜交集。怪其所以。王瞋此尼。谤于大圣。掘地倒埋。佛喻勿尔。是吾宿罪。过去世时。有客卖珠。大而且明。一女就买欲成。有一男子倍价争之。女复从求。毕竟不与。心怀瞋恨。愿我在在所生。当报汝冤。时男子则我是。女者暴志是。此自往缘。非特今也(同上函第三卷)。

 ○调达虽逆陷泥犁  ○如来复赞为知识

  智度论云。提婆达多(调达异名)种种变态。动王子心。立大精舍。得大供养。而徒众鲜少。提婆达多自念。我有三十相。减佛未几。直以弟子未集。若大众围绕。与佛何异。如是思惟。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后舍利弗。说法教化。僧还和合。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杵遥掷。碎石迸来伤佛足指。华色比丘尼呵之。复拳于尼。尼即眼出而死。作三逆罪。复与邪师富兰那外道等为亲厚。断诸善根。复以恶毒。着指抓中。欲因礼拜。以中伤佛。往而未到。于王舍城。地自然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德字函第四卷)。

  大乘十法经云。净无垢妙。净宝月王光菩萨白佛言。云何可取提婆达多是善知识。复是如来久远亲近。是怨家者。佛告。善男子。若无提婆达多善知识者。不显如来诸佛功德。(服字函)。

 ○波旬几处作威来  ○伎俩尽时归向去

  因果经云。菩萨将成道时。魔王恐诸众生皆归。空我境界。持箭以射。菩萨不动。箭化成花。复令三女供给。以乱定意。菩萨不纳。三女忽然咸变陋形。不能自复。魔王前白菩萨。汝若不乐人间受乐。我舍天位。及五欲具。悉持与汝。菩萨答言。汝于先世修少施因。今故得为自在天王。此福有期。要还下生。沉溺三涂。非我所须。我昔曾以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而用布施。不可称计。求无上道。汝今不应恼乱于我。魔王惭怖还宫(辞字函第三卷)。

  月藏经云。佛在大集会上说法。魔王波旬。亦作神变。复无能为。即说偈曰。

我今归依佛世尊。从是终不起恶心。瞿昙心定容恕我。我当守护佛正法。

  (陶字函第二卷)。

  婆沙论。问。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害自身故名魔(魔秦言杀)何故名波旬。答曰。常有恶意。成就恶法。故名波旬(波旬。秦言恶也)。○(规字函第二卷)。

  入道品

 ○分别善根三等异  ○良由种子尔多差

  婆沙论云。善根有三种。一福分善根。二解脱分善根。三达分善根。福分者。能作人天种子。若在人中。生豪贵家作轮王等。若在天中。作帝释魔王。梵王等。解脱分者。能作解脱种子。决定不退。因必至涅槃。达分者。谓暖法至世第一法(分字函第五卷)。

 ○创能一植解脱因  ○极速三生方入道

  顺正理论云。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