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问名氏。师答。名婆须密。弥遮迦曰。我师提多迦说。佛说。阿难。吾灭后三百年。有一圣人。名婆须密。而于禅祖。当获第七。乃投出家。度脱成道。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遇婆须密。即前白言。与师论义。婆须密曰。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师知义胜。求度为嗣。

  ○九祖伏驮密多尊者。昔曾值佛。悲愿广大。虑父母情爱难舍。故年已五十。口未尝言。足未尝履。佛陀行化。至家。见有光腾。谓其徒曰。此家当有圣人。口无言说。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触秽耳。父出致礼。问。何所须。佛陀答言。我求侍者。曰。我子伏驮。年已五十。不言不行。才见佛陀。遽礼说偈。

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为最道者。

  佛陀答偈。

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

  伏驮闻偈。便行七步。父舍出家入道。

  十祖胁尊者。将诞。父梦一白象。背有宝座。座上安一明珠。从门而入。既觉乃生。后为佛陀执侍。未尝眠睡。胁不至席。遂号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谒胁尊者。问。汝从何来。师曰。我心非往。胁曰。汝何处住。师曰。我心非止。胁曰。汝不定耶。师曰。诸佛亦然。胁曰。汝非诸佛。师曰。诸佛亦非。胁印可度之。

  十二祖马鸣大士。见富那。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富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马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富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马曰。此是锯义。富曰。彼是木义。富复问曰。锯义者何。马曰。与师平出。马又问曰。木义者何。富曰。汝被我解。马乃豁悟。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得法于马鸣。领徒入山。逢一大蟒。盘绕师身。与受三归而去。继有一老问讯。师问所止。答曰。昔为比丘。乐静。时有初学。数来请益。烦于应答。起瞋恚想。命终为蟒。今已千载。适遇尊者。获闻戒法。故来谢耳。

  十四祖龙树尊者。遇迦毗得法。乃于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大众唯闻法音。不睹师相。而说偈言。

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

  (以上振字函第一卷)。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因谒龙树。知是智人。令侍者以满钵水置于座前。提婆睹之。乃以针投。契于龙树。即为法嗣。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曾蒙佛记。第二五百年为大教主。遇于提婆盖符夙因。得度之后。因求法嗣。见僧伽难提入定。经三七日。方从定起。问曰。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罗多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僧伽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庄严王之子。生而能言。常赞佛事。厌于世乐。七岁能偈。告其父母。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肉母。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父母固止之。遂终日不食。乃许在家出家。号僧伽难提。次谒罗多入道。

  十八祖伽邪舍多尊者。因风吹殿角铃声。难提试问。铃鸣耶。风鸣耶。舍多答曰。非风非铃。我心鸣耳。难提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难提曰。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因伽邪行化。至扣其门。鸠摩曰。此舍无人。伽邪曰。答无者谁。鸠摩闻语。知是异人。开关延接。以续祖灯。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遇鸠摩入国。问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宝。而尝萦疾瘵。凡所营作皆不如意。而我邻家。久为旃陀罗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鸠摩曰。善恶之报。有三时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便谓亡因果虚罪福。殊不知影响相随。纵经万劫。亦不磨灭。时阇夜多。顿释所疑。鸠摩曰。汝虽已信。三业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阇夜多夙慧顿发。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父名光盖。母名严一。尊者在母胎日。有一罗汉。名贤众。至其家。光盖设礼。贤众端坐受之。严一出拜。贤众避席云。回礼法身大士。光盖莫测其由。问曰。我是丈夫。致礼不顾。我妻何德。师却避之。贤众曰。汝妇怀于圣子。当为世灯。吾故避之。非重女人也。及盘头出世。智慧渊冲。唯尚辩论。为众之首。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阇夜多将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盘头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勤。何故不可。阇夜多曰。汝师与道远矣。设苦行历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阇夜多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盘头乃师之。

  二十二祖摩拿罗尊者。曩授佛记。第二五百年。出家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