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如是敬礼诸佛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初千人者华光佛为首。下至毗舍佛。于庄严劫。得成为佛。过去千佛是也。次中千人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人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于星宿劫中。当得成佛。佛告宝积。十方现在诸佛。善德如来等。亦曾得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面。各皆成佛。所谓宁受一切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也。若有众生。欲得除灭四重禁罪。欲得忏悔五逆十恶。欲得除灭无根谤法。极重之罪。当敬礼七佛。复当敬礼五十三佛。然后遍礼十方无量一切诸佛。昼夜六时。心想明利。犹如流水。行忏悔法。机感道交。自然除灭。然诸佛各具万德。但于中随义释之。应当如法理会毋得依文局执也。

  [○己]次。显名科分十八[○庚]初普光之普净三佛。

  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南无普净佛。

  南无者。皈命称礼也。佛者。十号中之一也。普光等。是佛别名。各有称故。后皆准此。言普光者。谓化身百亿。光照大千故△普明者。谓报身相好放无边光。明如杲日故△普净者。谓一真法身。犹若虚空。本来清净故。此三如来。约三身释。

  [○庚]二。第四之五。二佛。

  南无多摩罗跋栴檀香佛。南无栴檀光佛。

  多摩罗跋。此云离垢。牛头山名也。栴檀。此云与药。香也。能除风热等病。以喻如来众德妙香。普薰一切。众生闻者。离垢清净。故名多摩罗跋栴檀香也△栴檀光者。楞严云。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今本佛香光庄严。明净满足。众生见者。心眼开明。故名栴檀光也。此二如来。以德表显。

  [○庚]三。第六之七。二佛。

  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摩尼幢者。幢。功德高显之貌。谓如来利生。处处建大法幢。如摩尼珠随方现色。摧伏魔军。破诸黑暗。凡有见者。无不皈敬。故名摩尼幢也△欢喜藏摩尼宝积者。如来无尽法喜。名之为藏。众生闻者。离苦得乐。故云欢喜。犹若如意宝珠。利益无尽。故名欢喜藏摩尼宝积也。此二如来。以喻表显。

  [○庚]四。第八。一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一切世间。乃普及之辞。乐见。是喜好之意。上大精进。拣非权小之行也。谓此如来因中发最上心。修广大行。精进无移。故于果上感得一切众生所爱乐身。能令见者闻者。皆发菩提故。上句名觉他。功也。下句显自觉。德也。功成德满。故名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也。此约因果同圆。显德为号。

  [○庚]五。第九之十。二佛。

  南无摩尼幢灯光佛。南无慧炬照佛。

  摩尼幢灯光者。谓以实智证理。喻如摩尼珠幢。权智鉴机。喻如灯光遍照。权实双彰。故名摩尼幢灯光也△慧炬照者。谓以闻思修三慧火炬照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故。如灯明暗尽。慧起惑除故名慧炬照也。此二如来。法喻表显。

  [○庚]六。第十一之十二。二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海德光明者。光明。表智德。谓如来智德无尽。以喻如海。故云海德光明也△金刚牢强普散金光者。金刚。性最坚利。不为物坏。而能坏一切物。喻佛不为烦恼破坏。而能破坏一切烦恼。故名金刚牢强也金体极明。不为物照。而能照一切物。喻佛不为无明暗障。而能照破无明。故名普散金光也。此二如来。智德表显。

  [○庚]七。第十三之十六。四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南无大悲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慈藏佛。

  大强精进勇猛者。不杂曰精。不退曰进。不怯曰勇。不怖曰猛。谓世尊无量劫来。于诸善法。不杂不退。故称为大。于诸恶道。不怖不怯。故称为强由大强故不休不息。故得断除三障证三菩提故名大强精进勇猛也△大悲光者。谓竖穷横遍曰大。法身德也。运心拔苦曰悲。解脱德也。寂照不二曰光。般若德也。三德圆融。故名大悲光也△慈力王者。力。胜也。王。往也。谓佛念众生。慈无能胜。能令人天。皆共归往。故名慈力王也△慈藏者。谓一极慈心。摄归万善。法界含容。出生无尽。故名慈藏也。此四如来。从德表显。

  [○庚]八。第十七之二十。四佛。

  南无栴檀窟庄严胜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善意佛。南无广庄严王佛。

  栴檀窟庄严胜者。妙香之所成也。谓如来八万四千毛孔。皆出妙香。犹如栴檀。普熏一切。以此妙宝庄严法窟。最胜无比。故名栴檀窟庄严胜也△贤善首者。如来道高德重。故称为贤。迥出九界。故称曰善。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名贤善首也△善意者。谓如来慈念一切众生。犹如赤子。从生至生。接引无倦。故名善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