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仍书册尾。

  三月十一日。
圣驾再幸云栖。上香礼
佛毕。进修篁深处。
御书南无阿弥陀佛匾额。

  乾隆壬午暮春。 御笔敬书
西方极乐世界安养道场匾额。

  乾隆壬午暮春。重至云栖寺。拟苏东坡法 御笔。
赐安南香二包 文绮六端 白金二百两 荷包四个 更于先日迎
赐御鉴石刻唐僧义道与其妹陈燕子丁共写小字法华经一部。
回銮途次。又
赐律诗二章。

诸峰遥看簇莲青。路转丛篁得野亭。知是洗心契儒玩。饶他念佛着僧听。从新春景粉图展。依旧山斋翠跸停。真迹香光聊遣暇。底论前后顗和灵。

  壬午暮春月 御题叠旧作韵。

我有乐山意。云栖山最幽。绿筼饶静趣。白足事清修。梵籁檐前落。香泉阶下流。少停便应去。课诵可妨不。

  再至云栖题句 壬午暮春月中浣 御笔

  乾隆三十年乙酉。春闰二月。
皇帝狩于浙江。初五日至海宁
观塘十一日
驾幸云栖寺。由大殿至禅堂皆上香礼
佛。遂
问正副监院籍贯年讳并礼忏事(寺僧)。一一具奏。
上即命礼忏。阅视良久。乃至莲祖静室。亦上香礼敬。次入内山修篁深处。书对语一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谕进董氏华亭金刚真迹。带回
行宫。续四绝句。

云栖本是旧栖真。无俗尘缘有净因。江岸西行才北转。引人入胜见苍筠。

石桥涧水几萦回。知是洗心亭下来。却我到亭忘所洗。本来无物惹尘埃。

塔院。莲池曲径东。阇黎今尚守宗风。掌家正副轮年易。两字出家同不同。

经堂左转陟崇椒。精舍闲凭意自超。山卉当春都寂寂。修篁不雨亦潇潇。

  乙酉春闰游云栖。复得四绝句。仍书册后。

  是日
命普大人传正副监院诣
行宫领赏。
恩赐白金二百两 锦缎八端 安南香四斤藏香八束
御制石刻黄龙祖师真像一幅。

  十六日。
圣驾复幸云栖。仍三处上香致礼竟。入后山小憩。
命侍臣取兰花墨迹。对核石刻。

  十九日。送
驾回銮。复于途次
颁律诗二章。

万绿琼竿参汉青。十寻枝见下亭亭。此中寻路一时到。教外无言六字听。坐对溪声流不尽。了同山色峙常停。道场开后於菟避。借问山僧是底灵。

  云栖寺再叠旧作韵 乙酉春闰月中浣 御笔

云栖最爱幽而朴。每至西湖必雨来。依旧矮檐环曲堵。底须香阁耸雕台。举头竹密藏峰峻。扑鼻兰馨过雨才。合掌阇黎不饶舌。真言六字已云该。

  再游云栖作 乙酉春闰月中浣 御笔

  宸衷惓惓。虽去而不忘如此。

  盖是云栖古刹。越水名区。山窈而深。常见流霞之照地。径纷而曲。更欣积翠之弥天。迨我祖莲池老人。灵本瞿昙。根原善慧。弃儒学佛。思卓锡于深山。养性栖真。遂结庐于空境。香云缭绕。宛笼贝叶之经。宝树纷披。时拂莲华之座。初燃法炬。禅灯独照于江皋。大发祥轮。觉路同开于鹫岭。幸遇。
国朝金轮御世。 佛日重光。
圣祖仁皇帝五次幸山。 玟着松云之刻。
世宗宪皇帝三乘阐教。金泥锡封号之荣。至我
皇上。礼隆诸佛。泽及栴檀。四临浙水。八度云山。
天藻辉煌。与山河而并寿。
宸章璀璨。同日月以常新。不惜上方之珍物。叠施内府之金钱。翠竹黄花。悉沾甘雨。长松细草。尽被和风。真百代之奇逢。洵
九重之异数(僧)等身游香国。虽参最上之乘。学散天花。愿证菩提之果。感兹
盛典之频颁。窃恐涓埃之莫报。惟合鹿苑之缁流。仰诵
一人之有庆。更竭鱼山之梵呗。上祈
万寿于无疆。

  云栖寺住持僧谨纪

  嘉庆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奉
上谕。高杞奏杭州云栖寺于上年冬间失火。烧毁殿宇房屋六十余间。致将乾隆年间
钦颁墨笔兰花一幅。及三希堂法帖四套。被焚。现将该僧及扑救不力官员分别惩处至寺屋本系僧人创建。仍令上紧募建等语。云栖寺系浙江名胜古刹。当日虽系僧人创建。并非动项兴造。但屡蒙
圣驾临幸。并节次
钦颁墨宝。敬谨藏庋。今不戒于火。除
墨笔兰花一幅业已被焚。其三希堂法帖。现在内府存贮者尚多。着再颁发一部。交该寺敬谨尊藏。其被毁不全之一部。并着附便解京缴进。至该寺被毁房间。亦应早为修复。着常显于盐务内赏给银五百两。交该僧人承领兴修。其不敷者。令其募化办理可也。将此传谕高杞。并谕常显知之。钦此。

  嘉庆十七年。云栖寺不戒于火。龙象灰灭。经大吏题
奏。
赐帑兴修。寺有法汇一书。实缁素圭臬。藏板亦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