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清闲。庭芳舒秀。遂
御笔写兰一幅以
赐。冠以诗。

本色西来意。云栖静且安。林泉徐待写。先写数丛兰。

  坐云栖修篁深处。幽兰送芬。欣然有会。因命笔写生。

  时辛未暮春上浣也 乾隆并识

  更
赐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匾额。白金二百两。僧进山产数件。
上亲捡视。
谕收笋干一匣。久之。
驾旋西湖。寺僧遂诣行宫恭请
宝玺。越七日。
圣驾重幸。仍三处上香礼
佛。及观董华亭碑额。乃
询真迹有无。寺僧遂捡云栖碑记一册。金刚经一卷。以
进。
上大书香光法宝。永镇云栖。于经之面页。复识以诗。

  乾隆辛未暮春中浣。重过云栖。索观香光真迹。因识岁月。

山寺虽多此寺幽。特教清跸重来游。洗心亭别仙凡界。万骑纷阗合著留。

绿玉参天迳几回。石门烟月锁莓苔。莲池塔院自千古。奚事花幢坐墨胎。

修篁深处小延俄。又觉檐阴几许过。山鸟啅林还太古。野花绘壁自春和。

净土香光慧业薰。弆藏法宝玩颜筋。兰亭昨过相衡较。真迹犹赢王右军。

  是日即景杂咏。得四绝句。并书帙后。留施永传。

  又蒙
御书经签。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董其昌真迹。
御鉴题签。 并
赐香门净土匾额。

山深独辟清净界 竹翠常飞妙鬘云

  对语一联。

  御题五言排律。

一碧万竿翠。双流百折澄。竹泉行尽处。门径得来登。磬礼悲心佛。畴咨苦行僧。钟鱼守本色。拳拂谢多能。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断灯。莲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

  云栖六韵辛未春 御笔

  又蒙
赐大内三希堂法帖一部。计三十二册。
御书心经塔碑文一轴。 深山萧寺。荷蒙
清跸遥临。天文叠彩。诚异数也。 次日。于大关送
驾回銮。

  乾隆二十二年。太岁在戊。
皇上复奉
圣母巡狩浙江。三月初二日。载幸云栖寺。合寺僧行清尘待
驾。
上至。问正副当家名讳年籍。并禅堂规式。遂一一启奏讫。随
驾至正殿。禅堂。及莲祖静室。上香敬礼。如十六年式。即
赐荷包四个。瓷瓶一对。仍诣修篁深处小憩。
御书对语一联。

  指挥如意天花落 坐卧闲房春草深。

  是时山花盛放。岚影垂青。
上凭栏四眺。
天颜甚霁。即于山亭进小膳。次日
差内大人赍白金二百两
赐合寺僧众。复令住持僧至行宫领东菀香二包。荷包四个。各色文绮十六端。内有五爪团龙紫缎二端。先是二月。迎
赐御书金刚经宝塔碑文一轴。今
翠华重幸。又蒙
宠眷频颁。真千古未有之希遇矣。越三日。
圣驾再过云栖。是日自辰及巳。大雨如注。扈从大臣。恐道路泥泞。
皇上登山未果。俱于理安开化二寺候
旨。
上至江皋。竟鸣鞭入寺。僧众匐伏道傍。
上亲谕地湿起来者。玉音至再。进殿。上香礼
佛如前。其禅堂拜祝
圣忏僧侣。即于本堂跪接。蒙
问首僧。是何经典。暨礼忏事宜。
上喜缁侣整肃。梵音高朗。徘徊观听者久之。乃入修篁深处。适大雨初晴。日华红郁。树影岚光。清碧如洗。
上顾喜甚。因仿倪云林法写竹二枝。并记以
赐。

  昔倪云林写竹。而人问为何树。此幅颇师其意。丁丑三月五日。再访云栖。率笔以施寺僧。

  又
谕侍臣。
赐礼忏僧银锞一百六十二定。是日俯仰松阴。徘徊纵眺。其
眷注之深。几不知日之移也。
上于路次。又书七言一律
赐寺。

路入琳琅个个青。祛人尘是洗心亭。七年幻梦谁参破。六字真言此重听。蝶舞花香自诠注。瀑飞石矗孰流停。修篁深处忘机坐。适可依然悦性灵。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三月初九日

  圣驾三次南巡。更
幸云栖。寺僧焚香迎
驾。进大殿禅堂上香礼
佛毕。
垂问当家监院规式。并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四句偈言奏以光阴箭过。日月不停。
上颔之。次入莲祖像前上香致敬。进修篁深处小憩。
谕进香光金刚真迹。因纸促。乃携入
行宫。续以藏纸
御题。

迳入筼筜心洗尘。春山过雨霁光新。浙中僧院斯为最。不事庄严事朴淳。

静室三间对碧崚。花香鸟语处心征。雨旸时喜宜菜麦。笑我斯之静未能。

一心念六字真言。衣钵何曾传子孙。监院岁除依例换。莲池家法喜犹存。

金刚真迹弆香光。索看重题逸兴偿。四句本来无一字。更何须辨幻和常。

  壬午暮春。云栖静室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