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之香。最為第一。香積佛。無文字說法。但令菩薩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故願聞香積。入法位香。又如來菩薩。身諸毛孔皆香)。
  願以懺悔舌根功德。願令此舌。常飡法喜禪悅之食。不貪眾生血肉之味。
  四。舌根功德。五食中。法喜禪悅二食為上(增一云。出世五食。禪悅食。願食。念食。解脫食。法喜食。維摩云。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食)。不貪眾生血肉。則穢味除而甘露就也。
  願以懺悔身根功德。願令此身。披如來衣。着忍辱鎧。臥無畏床。坐法空座。
  五。身根功德。修如來寂滅法。有佩服義。故如衣。忍辱。是堅固義。故如鎧。鎧。金甲也。處眾無畏。是安樂義。故如床(法華經法師品云。入如來室。着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如來室者。一切眾生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大經云。大菩薩施床時。願令一切眾生。得天中天所臥之床。得大智慧。坐四禪處。臥于菩薩所臥之床。得安隱床。離生死床。成大涅槃。師子臥床。無上床。忍辱床。無畏床。清淨床。善法床。右脇臥床)。四空禪。是靜定義。故如座(心地觀云。上根菩薩。常於露地長坐不臥。中根菩薩。於枝葉中常坐不臥。下根菩薩。于石室中常坐不臥。如是三根出家菩薩。坐三種座。餘如經說)。
  願以懺悔意根功德。願令此意。成就十力。洞達五明。深觀二諦。空平等理。
  六。意根功德。意根暗了。如幽室見。十力(詳現前十力無畏文中)。願意根成就。五明者。大論云。一。聲明(釋詁訓字詮目流別)。二。工巧明(技術機關陰陽曆數)。三。醫方明(禁呪閑邪藥石針穴)。四。因明。(考定邪正。研覈真偽)五。內明(究暢五椉。因果妙理)。此五明。願意根洞徹了達(五地菩薩。覺內五明。若外五明者。前四是同。第五名符印明)。二諦者。一。世俗諦(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如勸臣以忠。勸子以孝。勸國以治。勸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樂。治惡。顯地獄之苦。皆俗諦也)。二。第一義諦(彰本寂之理。一性混然。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指萬有即真如。會三椉歸實際。皆依真諦也)。此二諦及空平等理。俱願深觀。(大經云。二諦實一。方便說二。如人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轉二為麤。不轉為妙)空平等理者(小乘析觀。乃是作意。先破人執。次破法執。然後會入空平等理。大乘體觀。人法無殊。空非前後。故曰平等。然。由平等空。方證平等理也。若人法雙空。謂之俱空。俱空亦空。即平等空)。空觀化道帶空入假。道觀雙流。雙流。即平等也(涅槃云。若諸菩薩。修慈悲捨。得一子地者。修捨心時。復得何地。答。修捨心時。得住空平等地。如須菩提。住空平等地。不見有六親知識。及怨憎中人。乃至陰界入。眾生壽命。譬如虗空。無六親等故。一切諸法亦然。其心平等。如彼虗空。何故。善修諸法空故。從此一空。便有十一空等。菩薩得十一空。即住空平等地。華嚴疏云。萬行亡照而齊修。頓漸無閡而雙入者也)。
  從方便慧。入法流水。念念增明。顯發如來大無生忍。
  (流通本。添起十妙行四字)方便。是權。入法。是實(由具足十力五明二諦等。則為方便慧。而非乾慧也。十妙行者。一色心不二。是境玅行。二內外不二。是智妙行。三修性不二。是行妙行。四因果不二。是位妙行。五染淨不二。是法妙行。六依正不二。是感應妙行。七自他不二。是神通妙行。八三業不二。九權實不二。此二。皆說法妙行。十受潤不二。是利益妙行。兼眷屬妙行)由不二。故云妙。由妙慧(甚深無相般若)。故能起妙行。又慧。屬心。方便。即解脫。約人。四句料簡。慧解脫心不解脫者。二乘也。心不解脫慧解脫者。菩薩也。俱解脫者。佛也。俱不解脫者。凡夫也。入流法水者(楞嚴云。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純是智慧。乾有其慧。名乾慧地。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流入圓妙。妄想滅盡。中道純真。名信心住。便能起十妙行。與如來法流水接。所謂流入圓妙也)。大無生忍者。無生。是不生不滅之法。而云忍者。此法將證未證。如忍事人。非懷非出故。此無生忍。即如來無上之法。故曰大。由念念增明。大無生忍。從是顯發矣。
  發願已。皈(北藏作歸)命禮三寶。
  結前性後。宣懺文畢。即當三歸作結局。

  慈悲水懺法卷中隨聞錄
  慈悲水懺法卷下隨聞錄

    寓古婁青螺菴沙門 晝中智證 錄
  一切諸佛。愍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總法。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南無毗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綸貫)毗盧遮那。此云徧一切處。法身也。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