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即是現量。緣共相境。或比非量。

  第四約分者

  謂相分等將約分別。先明諸部。及大乘師。立分同異。次約分明量。小乘諸部。除一切部。餘師十九。皆立見分。而無相分。除正量部。雖皆云境。即是一切所緣相分為行相。見分名事。彼立行相。准當大乘所立相分。然彼本計。屬能緣心所有行相。故成唯識論第二云。諸有達無離識境者。相分是所緣。見分為行相。自體名事。正量部計。心親取境。更無行相。然有釋云。除正量部。無能緣行相。餘十九部。皆立相分者。非善宗計故也。大乘之中。清辨菩薩。世俗諦中。有二無見。但有虗幻境相現在。何有其心。勝義諦中。及小乘一說部。見相俱無。一說釋云。一切諸法。但有假名。即無其體。清辨勝義。而一切皆空。故掌珍論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若世親等。世俗勝義。俱有見相。即立二分。即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智為量果。故陳那菩薩。集量論中。即立三分。故彼頌云。似境相所量。即能量及果。謂相見自證。此三體無別。以境為所量。見分為能量。即應有量果。故立自證。如絹布等為所量。見等為能量。記彼數智為量果。若無能記。應不能憶過去之心。如不曾更。不能憶故。護法等菩薩。後立四分。加證自證分。此意如相分為所量。見為能量。自證為量果者。自證既以見分為所量。自證為能量。心分既同。如何無果。不可說見為第三果。以自證分。恒取現量。見分或時比非二量。如何得與唯現為果。若爾比非。何唯現量。答自證心之體。比非現為果。比非自體故。非現量果。問心分若同。必有量果。此第四分。復誰為果。答即第三分。為第四分果。能互相緣。俱現量故。更不立餘。諸廣分別。如成唯識論第二卷說。此即諸部。立分不同。次約分明量者。相分雖非是量。隨心而辨。通現比量。現比量因名現比量。見分通二五八見分。因果恒現。第七見分。定心唯現。故非二量。第六見分。若在定心。及假相成就。皆唯現量。欲等持心。假想二說。如前應知。若餘散心。及諸心所。見分同前。約識等明。餘之二分。一切皆現。

  第五約分別明者

  且約三七二類分別。以明二量。先且明三。謂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若准雜集第二。約六識明。唯在第六。五識皆無。若成唯識。及攝大乘。破第六識依色根中。皆云。意識應無隨念計度。不云應無自性分別。准此故許五識中有依色根故。若爾諸論。何故相違。答有二解。一云不許五識中。有自性分別。雜集論中。說第六識。由三引故。不言五有。彼云應無隨念計度二分別有者。且縱有自性。先破二分別。故不相違。非即許有。一云自性分別。有二不同。一尋伺為性。緣現在境。二即諸識。能起緣慮。取境自性。皆名自性分別。故成唯識第八卷云。有漏八識。皆名分別。從妄緣生。不稱實故。雜集約初。說唯第六。攝論等約後。故許五有。亦不相違。若計度一定無現量。雜集論云。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搆分別。既云不現見。思搆分別。明無現量。可有比量。隨念雖緣過去。不簡定散。二位通有。定心緣過去。可現量収。散心緣過去。或比量攝。自性若在第六識者。唯有現量。雜集論云。謂於現在所受諸行自相分別。既言自相分別。明無比非量。緣境共相。比度妄計。比非量故。或亦有比量。自相即境體。比量之心。稱境知故。亦名自性。不唯局付自體之上。名為相。如境上無常。亦得名自相。體是無常故。然前解勝。緣自相行。合理門故。此據雜集。自性分別。唯識攝論。若設縱者。亦同雜集。若取自境。名自性者。即五八識。自性分別。唯是現量。第七唯非量。此皆據見分。不約後二分。後二分唯現量故。次約七明。瑜伽雜集說七各別。先明雜集七種分別。以明二量。七謂任運。有相。無相。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任運分別。唯是現量。論自說言。謂五身如所緣相。無異分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通現比。即自性隨念。二分別故。無相等五。皆無現量。可通比量。雜集說五。皆用計度。為自性故。瑜伽第七者。謂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然此七種。唯在第六。不通餘識。說是第六。不共八故。有相通現比。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不簡定散故。無相亦通現。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起分別。既言及嬰兒。明不唯先引。但不善名義。可不冥境體。又解不通。若其嬰兒。緣現得體。是任運収。非無相攝。故此唯說緣過去境。任運唯現量說。隨境力任運轉故。尋求伺察。可通現比。說於諸法觀察尋求。及以伺察。不簡定散故。定中亦復尋求伺察一切境故。染污通比。而不通現。緣去來世。與惑俱故。於緣現世。說執著故。不染分別。通現及比。通緣三世。不與染俱。或與信等俱。或復無記性。無記性中。有變化者。此既定果。非全散。全散心可是現量。廣分別此二七及三。如成唯識抄。

  第六問答者

  問出體中。色相五根。能所何収。
  答是比現境。大乘因位。二乘凡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