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而幽靈不竭。(雖絕見聞。而幽深窅眇。靈知獨照。至真常存。此真我德也)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一真之地。湛然常寂。此真常德也)五陰永滅。則萬累都捐。(永離生死。則眾惑俱消。此真淨德也)萬累都捐故與道通洞。(由其惑淨。故內冥至理)抱一湛然。故神而無功。(由其體常寂。而妙用無方。故神而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存。(無心而應。故功垂不朽)與道通洞。故沖而不改。(由惑盡真窮。故沖深而不變)沖而不改。故不可為有。(由體虗不變。故不可為有)至功常存。故不可為無。(以隨緣應現。利樂無窮。故不可為無)然則(下總結離名離相)有無絕於內。(以其體至真。寂用一源。故內絕有無)稱謂淪(泯絕也)於外。(不可以名字加之。故稱謂泯絕)視聽之所不暨。(及也。非色非聲。故視聽不及)四空之所昏昧。(四空天人迷而不知。故所昏昧)恬焉而夷。(平等一如)怕焉而泰。(寂而常照。無幽不鑒)九流於是乎交歸。(九流。非世之九流。乃指九界眾生。以涅槃乃一切眾生之本源。故曰交歸)眾聖於是乎冥會。(十方諸佛究竟之鄉故云冥會)斯乃希夷之境。(非見聞之境)太玄之鄉。(玄之又玄。故云太玄)而欲以有(出有)無(入無)題榜。標(指也)其方域。(謂以涅槃為諸聖出生入死之名。特以有無之名題榜標。指其方所)而語其神道者。(以此為得者)不亦邈(遠也)哉。
  覈體第二
  此有名興難。乃折之一也。因前云涅槃之體非有非無。故今折之。體竟何在。故云覈體。謂即有餘無餘之名。以責有實體。非無名也。
  有名曰。(名家按名以責實。故興折難)夫名號不虗生。(謂有名必有實。豈有無實而彰名者)稱謂不自起。(凡名不自名。必因人見有可稱。乃稱其名)經稱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蓋是返本之真名。(非是虗稱)神道之妙稱(神道之妙。無可稱之。故以涅槃名之。是為妙稱)者也。請試陳之。(謂按涅槃有餘無餘之稱。是則涅槃有名也。何言無名。先論有餘興難)有餘者。謂如來大覺始興。法身初建。
  此因有餘以定名。先舉果德以彰因行有餘也。他處有餘。皆依三乘之人。證理未圓。斷惑未盡而說。今此論中。單約佛果利生。有餘緣未盡而說。詳論文義。蓋是權教三十四心斷結成佛之果號。乃小乘所見之佛。非法報冥一之極果。蓋依小乘見有出生入死以立難也。今言如來。乃十號之一。謂乘如實道而來三界。大覺。乃就德立稱。謂如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已圓。故稱大覺。然此大覺。乃報身之稱。今論通稱權教之佛。亦是大覺。約總德也。法身。非清淨法身。乃權教之佛。五分所成之法身。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五法熏成之身也。姓興初建。蓋指應身初現。六年苦行。於鹿野苑初成正覺。非菩提場為初成也。
  澡八解之清流。憩七覺之茂林。
  此下正舉佛果已成。返彰因行也。八解者。一內有相外現色。二內無色相外現色。三淨解脫。四空處定。五識處定。六無所有處定。七非非想處定。八滅受想定。此八有斷惑之能。故如清流有浣濯之用。憩者。休息也。七覺支。謂擇法。進。念。定。喜。捨。倚。此七覺法。如來修習已圓。安逸其中。故如休息於茂林之下也。此上言果滿。下顯因圓。
  積萬善於矌劫。蕩無始之遺塵。
  此讚佛因行。曠大劫來。廣修萬善。蕩。洗滌也。無始無明煩惱。洗滌無遺。
  三明鏡於內。神光照於外。
  內證三明。謂過去宿命明。未來天眼明。現在漏盡明。由具三明。故了知三世。鑒機說法。曲盡隨宜。
  結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
  梵語僧那。此云弘誓。謂菩薩最初發心。先發四弘誓願。故云始心。及至成佛。專以利生為事。故云赴難。謂捄八難也。
  仰攀玄根。俯提弱喪。
  因中上求佛果。以實智證理。故云仰攀玄根。權智化物。故曰俯提弱喪。言眾生沈迷。猶自幼亡家。故云弱喪。
  超邁三域。獨蹈大方。
  三域。謂三界。謂佛能遠超三界。高證無為。大方。喻所證之理。小乘獨許悉達成佛。故云獨蹈。
  啟八正之平路。坥眾庶之夷途。
  八正。即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惟等。由佛開啟眾庶。庶。孽也。即指諸異見外道。夷途應作邪途。唯佛能坦之。
  騁六通之神驥。乘五衍之安車。
  言佛以六通御物。如騁神駿。五衍。梵語衍那。此云乘。謂界內人天。出世三乘。共有五乘。應機說法。運載眾生至無畏處。故云安車。
  至能出生入死。與物推移。
  言如來應機利物。有感即現。緣盡即滅。故云出生入死。隨順機宜。故云推移。楚辭。聖人與世推移。而不凝滯於物。
  道無不洽。德無不施。
  一雨普潤。無不充洽。三檀等施。物無不利。
  窮化母之始物。極玄樞之妙用。
  化母。謂造化生物。以喻因緣生法。謂一切諸法從因緣生。故云始物。玄樞實智。妙用權智。即實之權故云極。
  廓虗宇於無疆。耀薩雲於幽燭。